當前多晶硅市場供需關系呈現出供過于求的局面。隨著全球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多晶硅產能迅速擴張,但下游需求增速相對較慢,導致多晶硅產能過剩問題凸顯。多晶硅,是單質硅的一種形態。熔融的單質硅在過冷條件下凝固時,硅原子以金剛石晶格形態排列成許多晶核,如這些晶核長成晶面取向不同的晶粒,則這些晶粒結合起來,就結晶成多晶硅。
多晶硅可作拉制單晶硅的原料,多晶硅與單晶硅的差異主要表現在物理性質方面。例如,在力學性質、光學性質和熱學性質的各向異性方面,遠不如單晶硅明顯;在電學性質方面,多晶硅晶體的導電性也遠不如單晶硅顯著,甚至于幾乎沒有導電性。在化學活性方面,兩者的差異極小。多晶硅和單晶硅可從外觀上加以區別,但真正的鑒別須通過分析測定晶體的晶面方向、導電類型和電阻率等。多晶硅是生產單晶硅的直接原料,是當代人工智能、自動控制、信息處理、光電轉換等半導體器件的電子信息基礎材料。
從供給端看,2022年以來,在光伏行業高景氣發展狀態下,多晶硅生產企業不斷擴大產能,產品產量也進一步提高。2022年我國累計生產多晶硅81.1萬噸,同比增長60.59%。從需求端看,在光伏裝機量大幅增加下,多晶硅表觀需求量提升至88.79萬噸,同比增長45.83%。
作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級多晶硅市場,中國占據了超過60%的市場份額。近年來,多晶硅產能大量投產,導致市場供應過剩。2023年,多晶硅產量穩步上升,部分新增產能有望延期至2024年投產,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盡管供應過剩,但多晶硅需求仍受到光伏行業高景氣度的支撐。預計2024年多晶硅消費量將達到約241.2萬噸,同比增長29.68%。這主要得益于光伏電池產量和光伏裝機量的持續擴張。
多晶硅價格經歷了先漲后跌的波動。2023年初,由于光伏裝機提速,多晶硅價格持續上漲;然而,隨著新投產能的釋放和供過于求格局的形成,價格開始大幅下跌。盡管四季度有所回升,但整體價格水平仍低于年初。國內多晶硅價格低于海外價格,使得中國多晶硅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更強的競爭力。這也是導致中國多晶硅出口量持續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多晶硅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顯示:
根據海關數據,2024年6月,中國多晶硅出口量環比上漲23.02%,顯示出強勁的出口增長勢頭。國內多晶硅價格低于現金成本以及品質得到海外客戶的高度認可是出口增長的關鍵因素。相比之下,多晶硅進口量在持續下降。這主要是因為國內多晶硅價格遠低于進口價格,除特殊要求外,進口多晶硅性價比較低。
2024年1-6月中國多晶硅進口數量為21388噸,相比上年同期減少了13776噸,同比下降39.1%;進口金額為37120.3萬美元,相比上年同期減少了78910.3萬美元,同比下降68%。2024年6月中國多晶硅進口數量為3762噸;進口金額為8926萬美元。2024年1-6月中國多晶硅進口均價為1.74萬美元/噸,2023年1-6月多晶硅進口均價為3.3萬美元/噸。2024年6月中國多晶硅進口均價為2.37萬美元/噸。2024年6月中國多晶硅進口數量為3762噸,相比上年同期減少了1331噸,同比下降26.1%;進口金額為8926萬美元,相比上年同期減少了3928萬美元,同比下降30.6%;進口均價為2.37萬美元/噸。
隨著全球對可再生能源的重視和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多晶硅作為光伏產業的重要原材料,其產能擴張趨勢明顯。多家機構預測,未來幾年內多晶硅新增產能將持續增加,但增速可能逐漸放緩。當前多晶硅市場已呈現供過于求的局面,但隨著光伏裝機需求的持續增長,供需關系有望逐步改善。特別是隨著N型產品的占比提升,對高品質多晶硅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加。
隨著新增產能的逐步釋放和光伏裝機需求的持續增長,多晶硅產量將穩步增長。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和產能過剩的風險,產量增速可能受到一定限制。消費量方面,預計未來幾年多晶硅消費量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特別是隨著光伏裝機量的不斷增加和N型產品的占比提升,對高品質多晶硅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加。
綜上所述,未來多晶硅行業市場將呈現產能擴張與供需關系逐步改善、技術進步與產品升級加速、政策推動與市場需求持續增長等發展趨勢。同時,隨著全球能源結構的轉型和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多晶硅市場前景廣闊但競爭也將更加激烈。因此,企業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和技術發展趨勢,加強技術創新和成本控制能力以應對市場挑戰和抓住發展機遇。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多晶硅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