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標準化行動計劃發布
7月31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中醫藥標準化行動計劃(2024-2026年)》,部署20項具體任務及25項專欄任務,對現有標準體系再“升級”,為推進中醫藥現代化和產業化、促進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政策法規與監督司司長朱桂表示,當前,我國已有3000多項中醫藥標準。此次《行動計劃》堅持統籌協調、需求導向、質量優先、應用為本的塬則,揚優勢、補短板、激活力,部署20項具體任務及25項專欄任務,對現有標準體系再“升級”,是今后一段時間開展中醫藥標準化工作的行動指南。
中醫藥(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是包括漢族和少數民族醫藥在內的我國各民族醫藥的統稱,反映了中華民族對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認識。它是現今世界上保留最完整的傳統醫學體系,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燦爛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首個國際標準化組織中醫藥標準《ISO17218:2014一次性使用無菌針灸針》的頒布,讓中華民族傳承幾千年的針灸針有了國際通行標準,帶動中醫藥產品、技術、服務在全球廣受青睞。
中醫針灸、藏醫藥浴法先后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黃帝內經》和《本草綱目》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中醫藥是指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用于預防、治療、診斷疾病并具有康復與保健作用的物質。中醫藥包含中成藥、中藥材及中藥配方顆粒等。
近些年來,為了促進中醫藥行業發展,我國頒布了多項關于支持、鼓勵、規范中醫藥行業的相關政策,如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明確提出了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斷發展,強化中國藥在疾病預防治療中的作用,推廣中醫潔未病干預方案。
數據顯示,2021-2023年國務院連續發文鼓勵中醫藥產業發展,藥品審批速度加快、醫院中醫科室和中西醫結合科室建設、醫保報銷政策支持,中醫藥產業將迎來業績加速增長。
中藥產業鏈構成較為清晰。上游包括主要為中藥材的提供(包括前期的礦物采集、動物養殖和中藥材種植);中游包括中藥飲片加工和中成藥的加工;下游廣泛應用于醫院、藥店、超市、電商等。
近年來,中醫藥事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中醫類醫院基礎條件明顯改善,綜合服務能力得到提升,中醫藥特色優勢進一步發揮,在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中醫藥服務需求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逐步探索了融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康復為一體的中醫藥服務體系。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中醫藥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分析:
當前,中醫藥發展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時機,中醫藥將是我國未來發展較好的行業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中藥材容易受到土壤、氣候等環境影響,如何精準控制藥材質量、使用存在差異的塬料制造出質量一致的中藥產品是藥企普遍面臨的挑戰。面對這一難題,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在把控品質、提升效率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2年,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十四五”中醫藥信息化發展規劃》,提出加快中醫藥關鍵數字技術攻關。在此基礎上,北京、上海、廣州、天津、南京等多地院校均在加速推進中醫藥與人工智能結合的相關研究。
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閆樹江在會上表示,中醫藥作為中國重要的衛生、經濟、科技、文化和生態資源,蘊含著巨大的創新動能。其與新一代數字技術、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不僅有利于更好地揭示中醫藥的科學價值,也有利于加快培育中醫藥新質生產力。
本報告通過深入的調查、分析,投資者能夠充分把握行業目前所處的全球和國內宏觀經濟形勢,具體分析該產品所在的細分市場,對中醫藥行業總體市場的供求趨勢及行業前景做出判斷;明確目標市場、分析競爭對手,了解市場定位,把握市場特征,發掘價格規律,創新營銷手段,提出中醫藥行業市場進入和市場開拓策略,對行業未來發展提出可行性建議。
想要了解更多中醫藥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中醫藥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