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國運行核電機組共55臺(不含臺灣地區),裝機容量為57031.34MWe。這些核電機組的運行和新建,直接帶動了核電儀器儀表市場的快速發展。
核儀器儀表作為核能、工業、科研等領域不可或缺的關鍵設備,其技術水平與市場規模隨著全球清潔能源需求和技術進步而不斷擴大。中國作為擁有自主完整核工業產業鏈的國家,其核儀器儀表市場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
根據中研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核儀器儀表市場深度分析報告》數據顯示
國內已建成運行核電站的設備采購費約占建設總投資的45%,其中各類核儀表、儀器等約占設備采購費的60%。這表明核電儀器儀表在核電站建設和運營中占有重要地位。
據初步估算,一座核電站兩個百萬千瓦機組需要的儀器儀表采購金額約為20億元,按每年平均建設5座核電站計算,國內核電用儀器儀表的年市場容量將達到約100億元。此外,隨著全球對清潔能源需求的增加,預計未來幾年中國核儀器儀表市場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中國核儀器儀表市場呈現出多元化、高端化的結構特點。隨著傳感技術、數字技術、互聯網技術和現場總線技術的快速發展,核儀器儀表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實現了高靈敏度、高適應性、高可靠性,并向嵌入式、微型化、模塊化、智能化、集成化、網絡化方向發展。這些技術創新不僅提高了核儀器儀表的性能,還降低了成本,使得更多的企業和機構能夠使用到這些產品。
中國核儀器儀表市場競爭激烈,市場參與者眾多。一方面,大公司通過兼并重組,逐步形成壟斷地位,既占據高端市場又加速向中低端市場擴張,掌控技術標準和專利,引領產業發展方向。另一方面,小企業則向“小、精、專、強”的方向發展,通過在細分市場上的突出優勢及跨國的合作銷售渠道,將產品和服務推向國際市場。這種集團化壟斷和精細化分工的有機結合,促進了市場的良性競爭和快速發展。
在技術方面,中國核儀器儀表行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主研發能力。隨著三代核電技術的批量建設和華龍一號等先進堆型的成功應用,中國核電技術已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安全性能優勢凸顯。同時,國內企業還積極引進和消化吸收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行業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
國家政策對核儀器儀表行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例如,“十四五”規劃明確推動模塊式小型堆等先進堆型示范和核能綜合利用,為核儀器儀表行業帶來了更多的市場需求和發展機遇。此外,隨著全球范圍內對核能利用的增加,特別是在核應急、核軍工、核環保等領域,對核儀器儀表的需求不斷增長。據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內,這些領域對核儀器儀表的年市場需求量增長率將達到10%左右。
一些國內企業在核儀器儀表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例如,中核立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代理和經營多個世界知名品牌的產品,同時也在自主開發產品,逐步實現了從單純代理向工貿一體化轉型。這種轉型不僅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還促進了核儀器儀表行業的整體發展。
綜上所述,中國核儀器儀表市場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隨著全球清潔能源需求的增加和技術的不斷進步,中國核儀器儀表行業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未來,行業將更加注重技術創新和自主研發能力的提升,同時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全球核儀器儀表行業的安全、可持續發展。對于企業而言,抓住市場機遇、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性能和服務水平將是贏得市場競爭的關鍵。
欲知更多有關中國核儀器儀表行業的相關信息,請點擊查看中研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核儀器儀表市場深度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