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是指個體和經濟主體在市場交易中形成的一種相互信任的生產關系和社會關系,按授信對象可分為公共信用、企業信用、個人信用等。信用是伴隨市場交易擴大而逐漸形成、伴隨市場經濟發展而逐步發展的。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我國企業數量超過5800萬戶。信用是企業的無形資產。今年初,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在2024年度重點事項清單中明確提出“信用修復‘一件事’”。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不斷優化信用修復流程,進一步完善國家發展改革委“信用中國”網站和市場監管總局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信用修復協同聯動工作機制,推動實現信用修復“一件事”。
企業信用管理是企業對于可能產生的風險進行科學管理的專業技術,主要目的在于規避因賒銷產生的風險,增加賒銷的成功率。
企業信用管理的目標是力求企業在實現銷售最大化的同時,將信用風險降低至最低,使企業的效益和價值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國家層面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視,以及相關政策法規的出臺,為企業信用管理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例如,《社會信用建設法》被納入立法議程,各地方也相繼出臺信用地方性法規,進一步推動了信用管理的法治化、規范化進程。
據不完全統計,國家層面已有53部法律、71部行政法規設立了專門的信用條款;地方層面已有25個地方出臺省級、14個地方出臺市級社會信用相關地方性法規,多個省、市提請審議或列入立法計劃。
長三角地區、泛珠三角地區等圍繞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征信體系建設和重點領域跨區域專項治理及聯合懲戒等方面,加快創新實踐。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企業信用管理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企業信用管理已經滲透到各個行業領域,包括金融、貿易、零售、制造等。這些行業對信用管理的重視程度較高,需要專業的信用管理人員來評估和控制信用風險,保障企業的穩健運營。此外,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電商平臺也需要信用管理人員來建立信用評價體系,保障交易安全和消費者權益。
隨著企業信用管理市場的不斷發展,市場競爭也日益激烈。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注重信用管理,并加大投入力度。同時,市場上也涌現出了一批專業的信用管理機構和咨詢公司,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信用管理服務。這些機構和企業之間的競爭促進了市場的繁榮和發展。
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應用為企業信用管理市場帶來了創新動力。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信用信息挖掘和分析,可以更加準確地評估客戶的信用狀況;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自動化信用評估和風險預警,可以提高風險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隨著數字化和智能化的發展,信用科技等新興領域將為企業信用管理市場帶來更多機遇。信用科技通過技術手段和專業知識,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信用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本報告利用中研普華長期對企業信用管理行業市場跟蹤搜集的一手市場數據,同時依據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行業協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專業研究機構提供的大量權威資料,采用與國際同步的科學分析模型,全面而準確地為您從行業的整體高度來架構分析體系。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企業信用管理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