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金融租賃公司在服務航空航運業等行業領域持續拓展。在航空業務方面,金融租賃公司總機隊規模達1873架,占中國租賃機隊總規模的近80%,在當年新增航空租賃業務中,境外業務占比達58%;與此同時,金融租賃公司已成為C919和ARJ21的最大訂單客戶,有力支持了國產飛機制造產業。
航空金融是指航空業和航空相關產業與金融業聯合發展形成的新興業態。它涵蓋了與航空產業鏈相關的金融活動的集合。從廣義上來說,航空金融還包括與航空產品直接和間接相關的貨幣兌換、結算和資金融通等各種經濟活動。而從狹義上講,航空金融則主要聚焦于具有明顯航空產業特性的金融活動,特別是關于飛機的融資租賃活動。
2023年,我國民航業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1188.3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6.2億人次、貨郵運輸量735.4萬噸,同比分別增長98.3%、146.1%、21%,分別恢復至2019年的91.9%、93.9%、97.6%;飛機日利用率8.1小時,同比提高3.8小時;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50億元,連續4年超千億;運輸機場總量達到259個,總容量達15.6億人次。
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低空經濟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繼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積極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之后,我國各地低空經濟發展進入加速期。
新興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近期多家商業銀行加強行業布局,積極探索助力低空經濟“高飛”的路徑。例如,2024年3月發布的《珠海市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提出,創新低空經濟金融服務。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面向低空經濟的純信用、低成本信貸、中長期技術研發、技術改造等貸款產品。鼓勵保險公司開發針對物流、載人、城市管理等低空商業應用險種,擴大保險覆蓋范圍和商業場景契合度,建立風險覆蓋廣泛的低空經濟保險服務體系。
航空金融市場的競爭格局日趨激烈,主要參與者包括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租賃公司等金融機構以及航空公司等產業主體。這些機構通過不斷創新和提升自身實力,爭奪市場份額和客戶資源。同時,隨著全球化和數字化的推進,航空金融市場的競爭也呈現出國際化和數字化的趨勢。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廣泛應用,航空金融行業將加速數字化轉型步伐。通過數字化轉型,航空金融機構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戶需求、優化產品設計、提高服務質量并降低運營成本。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航空金融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顯示:
按照IATA發布的預測數據,2024年預計將有50億人次的旅客出行。同時,行業營業利潤預計將達到599億美元,高于2023年的522億美元。總收入預計將達到9,960億美元(增長9.7%),創歷史新高。
2024年,行業支出預計將增長至9,360億美元(比2023年增長9.4%)。其中總燃油費用為2,910億美元,占所有運營成本的31%。相比之下,行業的非燃料成本得到很好的控制。
在未來較長時間內仍處于快速增長階段。在現有技術水平下,民航飛機能源主要還是傳統航空油料,勢必造成未來一個時期內能耗和碳排放總量的剛性增長,遠沒有達到峰值。隨著全球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視,綠色金融將成為航空金融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航空金融機構將積極推廣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如綠色債券、綠色貸款等,以支持航空產業的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航空金融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