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CEO奧利佛·布魯姆(Oliver Blume)周三表示,該公司認為中期內中國市場仍將面臨挑戰,并將接受較低的銷量,而不是加入中國的價格戰。
布魯姆說,保時捷正在評估并優先考慮其全球成本結構,并在一些領域重新調整戰略。他補充說,他相信保時捷有望在2025年實現17-19%的中期銷售回報率目標。
今夏以來,國內汽車消費市場風起云涌,自小米、比亞迪等國產車企相繼發布新車后,車市爆發了激烈的市場爭奪戰,曾長期霸榜國內汽車銷量榜頭部的合資汽車品牌紛紛先大降價又恢復原價來保持市場熱度和地位,卻依舊無法阻擋銷量榜頭部的“改天換地”——國產品牌開始大行其道,合資品牌變得鳳毛麟角。
根據中研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汽車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顯示,預計到2024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總銷量預計將達到3090萬輛,同比增長2.8%。
一、市場深度調研
新能源汽車市場
新能源汽車市場是近年來增長最為迅猛的領域。預計到2024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將達到1042萬輛,同比增長17.6%,滲透率接近40%。這一增長不僅體現了消費者對環保和節能的重視,也反映了政策推動和市場需求的雙重作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式增長,為國產汽車行業提供了新的增長點。
市場競爭格局
當前,國產汽車行業市場競爭激烈,車企間紛紛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升級和營銷策略等手段來爭奪市場份額。比亞迪、奇瑞、長安汽車、吉利汽車等自主品牌表現突出,市場份額穩步攀升。特別是比亞迪,上半年乘用車累計銷量達161.3萬輛,同比增長28.46%,領跑國產車企。同時,合資品牌也在加速轉型,積極擁抱新能源汽車市場,但整體表現不及自主品牌。
消費者需求變化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也變得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智能化、網聯化、環保化成為新的購車關注點。智能駕駛輔助系統、車聯網技術、綠色節能等成為消費者購車時的重要考慮因素。此外,消費者對汽車品質和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促使車企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
二、發展策略規劃
優化產能布局與結構
面對產能和技術雙重過剩的考驗,國產車企需通過合并與重組,淘汰低效產能,實現生產結構的升級優化。合理規劃區域產能分布,避免資源重復投入。同時,加強與國際車企的合作與交流,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升整體競爭力。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積極擁抱新能源和智能網聯化趨勢,將過剩的傳統汽車產能逐步轉型為新能源汽車產能。利用現有生產線進行技術升級與改造,以適應市場的新需求。加大研發投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特別是在核心技術方面取得突破。鼓勵企業間開展技術合作與共享,避免資源重復投入。
實施國際化戰略
通過拓展海外市場,實現產能的海外轉移,并積極參與全球競爭。借助國家戰略如“一帶一路”等,進入新興市場,推廣中國品牌和制造實力。加強與全球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合作與交流,提升國際市場的認知度和影響力。
強化創新驅動
加大在智能駕駛、車聯網、新能源等領域的技術研發投入,提升產品的智能化和網聯化水平。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等合作,共同開展前沿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同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維護企業的核心技術和品牌優勢。
注重環保與可持續發展
順應全球環保趨勢,積極布局清潔能源和循環經濟領域。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全面市場化應用,減少傳統燃油車的排放污染。加強廢舊汽車回收與再利用體系建設,推動汽車產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欲知更多有關中國國產汽車行業的相關信息,請點擊查看中研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汽車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