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中國養生療法的精粹,隨著人們對艾灸認識的逐漸加深,艾灸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踏入了現代健身保健的醫學舞臺,成為了現代養生保健的一顆閃耀的明星。中國艾灸產業發展迅猛,截至目前整體產業規模已超過百億元人民幣,成為中國中醫藥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產業在全球市場的前景可期。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和中醫文化的普及,艾灸作為傳統中醫外治法,具有通經活絡、祛濕散寒等多種功效,深受消費者青睞。艾灸的主要消費者以中老年人為主,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開始關注健康養生,對艾灸的接受度顯著提高。這一變化為艾灸市場帶來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天貓健康《健康消費趨勢洞察》顯示,這屆年輕人對中醫養生青睞有加。從艾灸、刮痧、拔火罐,再到泡腳、按摩、貼膏藥,這些從傳統中醫發展而來的中醫器械產品非常走俏。在消費人群上,00后、05后更是增長最快的群體。數據顯示,在天貓健康,05后艾草類產品消費人數增長100%,增速位列第一。
養生保健是未來人類生存發展的必然趨勢,有病才去治病的被動理療概念慢慢被淘汰,而積極預防、平常養生保健、真愛生命已成為趨勢。這也正符合中醫的“不治已病治末病”的預防理念。養生保健已經形成一種新興的產業,是前途無量的自然產業。
艾草作為艾灸療法的主要材料,其質量和產量直接影響到艾灸產品的品質。近年來,隨著艾灸市場的擴大,艾草種植和加工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艾灸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潛力研究報告》分析:
隨著中醫藥事業迅猛發展、大健康理念深入人心,艾草產業以迅猛的速度不斷壯大。尤其是《“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全面推動與健康產業相關的項目發展,艾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
南召縣作為南陽市重要的艾草產地和加工地,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資源條件,其艾草產業規模龐大,產銷量占全國70%,是名副其實的艾草產業領軍之地。據統計,南召艾草種植面積已達1.2萬畝,野生艾草面積5萬余畝,主要分布在城郊、留山、太山廟、石門、四棵樹和南河店等鄉鎮,年總產量達6萬余噸。
艾灸產品通過醫療機構、養生保健機構、美容院等多種渠道進入市場,滿足消費者的健康需求。同時,艾灸服務也成為許多機構的重要收入來源。
艾灸市場競爭激烈,大型企業、中小型企業以及新興企業并存。大型企業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和品牌影響力,占據市場主導地位;中小型企業靈活性強,創新能力高,但市場份額相對較小;新興企業則以創新和技術為優勢,快速進入市場。艾灸市場在全國范圍內均有分布,但不同地區的市場規模和競爭程度存在差異。山東、上海、北京、廣東和天津等省份的艾灸普及率和市場認可度較高,成為艾灸服務行業的熱點地區。
目前,除了傳統的艾灸療法外,還涌現出更多的艾灸相關產品和服務,如艾葉保健品、艾灸美容品、艾灸健康講座等,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隨著科技的發展,艾灸行業也在不斷創新和升級。現代艾灸儀器和設備的研發和應用,使得艾灸更加方便、安全和高效。這些創新為艾灸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
中國傳統艾灸技術在中醫現代化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但也應看到,一些日韓產品在研發方面比國內的更為精致。比如捻絨,國內生產時,艾絨的絨線因為過度碾壓會被機器打碎,在做麥粒灸的時候就捻不成線,而是捻成了坨。而日韓生產的艾絨能把線捻得很細,這樣就大大減輕了放在皮膚表面燃燒時的疼痛感。
我們對艾灸行業進行了長期追蹤,結合我們對艾灸相關企業的調查研究,對我國艾灸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市場競爭格局與形勢、贏利水平與企業發展、投資策略與風險預警、發展趨勢與規劃建議等進行深入研究,并重點分析了艾灸行業的前景與風險。
想要了解更多艾灸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艾灸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潛力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