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它要求運用生態學規律而不是機械論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與傳統經濟相比,循環經濟的不同之處在于:傳統經濟是一種由“資源-產品-污染排放”單向流動的線性經濟,其特征是高開采、低利用、高排放。
循環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它要求運用生態學規律而不是機械論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與傳統經濟相比,循環經濟的不同之處在于:傳統經濟是一種由“資源-產品-污染排放”單向流動的線性經濟,其特征是高開采、低利用、高排放。與此不同,循環經濟倡導的是一種與環境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
目前,我國大宗固廢的累積量已達到驚人的600億噸,且每年新增的堆存量近30億噸,這不僅占據了大量寶貴的土地資源,更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安全隱患。因此,我們必須加大力度,圍繞煤炭、電力、建筑、冶金等行業,構建完善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條,積極推進大宗固廢的綜合利用,力求實現存量消納與增量控制的雙重目標。
這一任務的緊迫性,源于我國經濟發展與資源回收利用量的緊密聯系。根據研精畢智市場調研網統計數據,近年來我國再生資源的回收價值持續攀升,年均增長率顯著。這既反映了我國制造業和消費市場的繁榮,也揭示了再生資源在循環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循環經濟產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分析:
據統計,我國水資源總量雖然位居世界第四,但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且水資源分布不均衡,南方濕潤地區與北方干旱地區水資源總量差距懸殊。在這種背景下,再生水利用成為緩解我國水資源短缺問題的重要途徑。
業內專家表示,政策加力支持循環經濟發展,再生資源加工設備、廢棄資源綜合利用、固廢處置全產業鏈、危廢資源化處置、塑料循環再生利用等行業前景可期。
近年來,雖然我國循環經濟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也要看到,當前資源能源利用效率總體上仍然偏低,大量生產、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產生活方式尚未根本性扭轉。發展循環經濟、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意義重大,發展空間巨大。
到2025年,大宗固廢的綜合利用量將達到40億噸左右,各類生物質廢棄物發電量將達到驚人的2200億千瓦時。與利用化石能源相比,這將大幅減少碳排放,對我國的碳減排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
展望“十四五”期間,預計循環經濟對我國碳減排的綜合貢獻率將達到30%,到2030年更有望提升至35%。這一預測不僅展現了循環經濟在我國未來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也預示著市場對循環經濟的需求將持續增長。因此,我們必須加大投入,加強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推動循環經濟在更多領域得到應用和發展,為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如果企業想抓住機遇,并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發揮最佳作用,那么我們推薦您閱讀我們的報告《2024-2029年循環經濟產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