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假肢,也稱為義肢,是一種為了彌補截肢者或肢體不完全缺損的肢體而專門設計和制作裝配的人工假體。它的主要作用是代替失去肢體的部分功能,幫助截肢者恢復一定的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功能假肢的適用對象通常是因為疾病、交通事故、工傷事故、運動創傷等原因而進行截肢的人。
假肢就是用工程技術的手段和方法,為彌補截肢者或肢體不完全缺損的肢體而專門設計和制作裝配的人工假體,又稱“義肢”。它的主要作用是代替失去肢體的部分功能,使截肢者恢復一定的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其適用對象是因疾病、交通事故、工傷事故、運動創傷等原因的截肢者。假肢按照可分為上肢和下肢部分,技術和實際要求區別較大,下肢技術要求相對上肢作用相對簡單,上肢目前主要需求和應用仍主要以裝飾性假肢為主,電動假肢和肌電假肢等產品仍在實際生活中存在不適應等問題,且高昂的費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市場需求增長。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假肢需求量約12.97萬件,產量約12.1萬件,其中下肢需求占比超7成,未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截肢者與矯正者希望選擇中高端的產品,越來越多的國產品牌也看到這一趨勢,相關研發持續推進,將帶動我國假肢產業需求持續增長。
在假肢產業中,政策的調整和制度的完善是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
近年來,國家對于假肢醫療器具的法規法條逐漸完善,并持續出臺相關政策,以推動假肢技術和產品的研發。
2019年國務院取消了假肢和矯形器生產裝配企業資格認定,加強了肢體矯形器的安全監管。
這一系列政策的調整和完善,將為假肢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政策保障和市場機遇。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功能假肢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據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假肢產業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8087億美元,而2022年中國假肢產業的需求量約為1297萬件。
特別是下肢假肢的需求占比超過7成,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假肢的需求也將持續增長。
但是,高昂的費用依然是市場需求增長的一大阻礙。
現階段我國假肢市場仍主要進口產品為主,國產相關企業數量相對較少,行業起步較晚,多數假肢器具生產企業集中在中低端市場,產品創新能力不足,主要受技術和資金壁壘要求較高導致,國際企業主要有奧托博克和瑞哈國際等。其中,奧托博克是德國獨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時間較長,全球假肢市場上都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技術水平較高;瑞哈國際則是中資企業,但是其旗下產品除了自產產品外,還代理了較多的國外知名品牌,包括美國福瑞達、德國斯泰芬艾德等,在全國范圍內具有較為健全的銷售網絡。近幾年,兩家企業在國內假肢市場的龍頭地位基本較為穩定,瑞哈國際產品定價也基本是追隨奧托博克,兩家企業形成了較為默契的市場經營格局。
為加快我國肢體矯形器行業規范化、健康化發展,2019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取消假肢和矯形器生產裝配企業資格認定,且通過措施優化服務,嚴格實施技術審評和審批,切實加強肢體矯形器安全監管。近年來國家在假肢等醫療器具的法規法條完善以及監管加嚴,同時持續地方持續出臺相關政策推動假肢在3D打印領域、新型產品、實驗室智能化、數字化推進,將促進假肢相關企業不斷改進技術,同時在生產方面嚴格準守規定,假肢行業將規范化、高端化發展。
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截肢者對假肢性能的要求也將越來越高,假肢的外觀、功能和控制的仿生水平也將逐漸提高。在外觀仿生方面,上肢假肢的活動關節數目和自由度越來越接近真實人體,更多主動自由度的多指多自由度假手將逐步得到推廣應用。在功能仿生方面,下肢假肢將向主被動協同工作的仿生大腿假肢發展,隨著相關技術研究持續推進,加之全球消費水平持續提升,全球假肢產業持續增長。
普通假肢尤其是上肢部分,基本僅具備外觀效果,無法滿足日常正常生活需求,而中高端產品雖整體效果略好,但由于價格昂貴,目前中國的市場需求還處在較低的水平,加之我國與發達國家完善的醫保體系比較(歐洲及北美已將智能假肢的裝配列入醫保體系),中國的醫保制度還需要走很長的路。
了解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功能假肢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