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肢就是用工程技術的手段和方法,為彌補截肢者或肢體不完全缺損的肢體而專門設計和制作裝配的人工假體,又稱“義肢”。它的主要作用是代替失去肢體的部分功能,使截肢者恢復一定的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其適用對象是因疾病、交通事故、工傷事故、運動創傷等原因的截肢者。假肢按照可分為上肢和下肢部分,技術和實際要求區別較大,下肢技術要求相對上肢作用相對簡單,上肢目前主要需求和應用仍主要以裝飾性假肢為主,電動假肢和肌電假肢等產品仍在實際生活中存在不適應等問題,且高昂的費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市場需求增長。
在過去,假肢的設計和技術相對簡單,主要由皮革、木材、金屬等材料制成,功能較為有限。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功能假肢的設計和材料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現代功能假肢采用工程技術的手段和方法,如塑料、硅膠、金屬合金、碳纖維等高性能材料,以及先進的機械、電子、計算機等技術,使得假肢的外觀、功能、舒適度和耐用性都得到了顯著提升。
假肢產業鏈情況而言,隨著仿生領域相關研究和材料技術持續推進,假肢原材料已經從早期鋁材、木材等,逐步轉向塑膠、鈦合金和碳素纖維材料等,但整體成本和價格皆有明顯上升;中游主要為假肢的生產,由于實際患者假肢需求長度和大小差距,中高端產品主要以定制為主,進一步提升成本;下游假肢應用較為單一,但對于身體缺陷的人基本屬于必需品。
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截肢者對假肢性能的要求也將越來越高,假肢的外觀、功能和控制的仿生水平也將逐漸提高。在外觀仿生方面,上肢假肢的活動關節數目和自由度越來越接近真實人體,更多主動自由度的多指多自由度假手將逐步得到推廣應用。在功能仿生方面,下肢假肢將向主被動協同工作的仿生大腿假肢發展,隨著相關技術研究持續推進,加之全球消費水平持續提升,全球假肢產業持續增長,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假肢產業市場規模達80.87億美元,較2021年增長3.22%。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功能假肢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假肢性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外觀、功能和控制的仿生水平逐漸提高。
目前,現階段假肢市場主要以進口產品為主,國產企業數量較少,多數生產企業集中在中低端市場。
雖然奧托博克等進入中國市場時間較長的國際企業技術水平較高,但瑞哈國際等中資企業在全國范圍內具有健全的銷售網絡。
現階段我國假肢市場仍主要進口產品為主,國產相關企業數量相對較少,行業起步較晚,多數假肢器具生產企業集中在中低端市場,產品創新能力不足,主要受技術和資金壁壘要求較高導致,國際企業主要有奧托博克和瑞哈國際等。其中,奧托博克是德國獨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時間較長,全球假肢市場上都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技術水平較高;瑞哈國際則是中資企業,但是其旗下產品除了自產產品外,還代理了較多的國外知名品牌,包括美國福瑞達、德國斯泰芬艾德等,在全國范圍內具有較為健全的銷售網絡。近幾年,兩家企業在國內假肢市場的龍頭地位基本較為穩定,瑞哈國際產品定價也基本是追隨奧托博克,兩家企業形成了較為默契的市場經營格局。
在這樣的市場競爭格局下,技術創新和產品質量將成為企業競爭的關鍵。
如今,假肢定制正朝著更加個性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個體化設計和3D打印技術的應用,為肢體失去者提供了更符合其身體特征和需求的假肢。智能假肢配備了先進的傳感器和控制系統,能夠實時感知和響應運動指令,為肢體失去者帶來更自然流暢的行動體驗。
除了技術上的創新,假肢定制行業也更加關注患者的整體康復和心理支持。康復治療和輔助設備的配合,可以幫助肢體失去者更好地適應假肢,并提高功能恢復的效果。社區支持和心理輔導也起到促進康復過程和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作用。
總結起來,假肢定制作為一項重要的醫療技術,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展,并不斷在技術創新和康復理念上取得進步。隨著材料科學、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假肢定制正朝著個性化、智能化和整體康復的方向發展。
了解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功能假肢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