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假肢是專為截肢者或肢體不完全缺損者設計和制作的人工假體,其主要目的是代償缺損肢體的部分功能,幫助截肢者恢復一定的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
功能假肢,也稱“義肢”,是供截肢者使用以代償缺損肢體部分功能的人造肢體,有上肢假肢和下肢假肢之分。按部位分類:可分為上肢假肢和下肢假肢。按功能分類:包括裝飾性假肢、工具手、牽引式機械假手、電動假肢和肌電假肢等。醫療康復領域:為截肢患者提供輔助器具,幫助他們重新適應日常生活和工作。軍事領域:為戰爭或事故中失去肢體的軍人提供替代肢體,恢復戰斗力。運動競技領域:為殘疾運動員提供競技裝備,提高競技水平。
智能假肢利用生物傳感器、人工智能、機電一體化等技術,模擬人體運動,自動調節姿勢和力度,提供更加流暢自然的行走體驗。3D打印技術能夠根據患者的殘肢數據,快速而準確地打印出個性化的智能假肢,大大提高了假肢的舒適度和適應性。智能假肢可以與人體的神經系統相連,實現更高級的操作和精細的控制。
2022年全球假肢市場規模達到了35.58億元(人民幣)。預計至2028年,市場規模將以6.12%的增速達到49.59億元。我國假肢市場規模也在逐漸擴大。截至2023年底,我國假肢市場規模已經接近40億元。這主要得益于人口老齡化、運動損傷的增加以及居民收入的提高和康復意識的增長。
隨著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神經控制系統的發展,智能假肢的功能和性能不斷提升,滿足了日益增長的用戶需求。3D打印技術可以定制假肢,減少制造成本和提高效率。未來,3D打印假肢將成為市場的一大趨勢。人們對假肢的需求越來越復雜和多樣化,個性化定制服務將逐漸普及,成為功能假肢行業的主流趨勢。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功能假肢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全球功能假肢市場競爭激烈,主要參與者包括傳統的假肢制造商和專注于智能假肢研發的新興企業。在我國,市場主要被奧托博克、瑞哈國際等少數幾家企業所壟斷。這些企業憑借其雄厚的研發實力、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優良的產品質量等優勢,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
假肢的高成本、技術限制以及用戶對假肢功能的特殊需求等因素制約了市場的發展。此外,市場競爭激烈,企業需要不斷創新以應對挑戰。人口老齡化、運動損傷的增加以及醫療保健支出的增加等因素為功能假肢市場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同時,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創新,功能假肢的性能和功能將不斷提升,滿足更多用戶的需求。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功能假肢行業將迎來更多的技術創新。這包括智能假肢的研發,通過集成傳感器、微處理器、電機等先進設備,實現更加自然和高效的運動控制。此外,3D打印技術也將在假肢制造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實現個性化定制,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效率。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康復意識的增強,用戶對假肢的需求將越來越個性化。這要求企業能夠根據不同用戶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假肢產品和服務,滿足市場的多樣化需求。
隨著人口老齡化、運動損傷的增加以及醫療保健支出的增加等因素的推動,功能假肢市場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預計未來幾年,全球功能假肢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市場潛力巨大。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用戶需求的變化,智能化、個性化將成為功能假肢行業的主流趨勢。未來,智能假肢將更加普及,通過先進的傳感器和控制系統,實現更加自然、高效的運動控制。同時,個性化定制也將成為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滿足不同用戶的特殊需求。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國內外功能假肢市場將逐漸融合。國內企業將積極拓展國際市場,與國際品牌展開競爭;同時,國際品牌也將進一步進入中國市場,加劇市場競爭。這將促進整個行業的國際化和市場化發展,提高整個行業的水平。綜上所述,功能假肢行業市場未來發展前景廣闊,但也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技術創新的挑戰。企業需要不斷創新和進步,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和發展趨勢。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功能假肢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