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業既是農業現代化的標志性產業,也是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戰略性產業,還是助力健康中國建設不可或缺的基礎性產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奶業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為居民營養健康做出了重要貢獻,我國也成為全球第四大奶業生產國。當前,促進奶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和系統思維,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乳制品在國民營養改善中應有的作用。
伴隨奶業振興政策出臺和消費信心恢復,我國奶類生產由長期徘徊轉入快速增長,2023年奶類產量達到4281.3萬噸,年均增速6.2%。標準化規模養殖成為主流,全混合日糧飼喂技術,也就是“奶牛營養餐”普及率超過95%,機械化擠奶率達到100%,奶業已成為畜牧業中現代化水平最高的產業之一。
與此同時,奶類消費仍顯不足。我國居民人均奶類消費量雖然由1980年的1.2公斤增至2023年的42.5公斤,但與國外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僅達到全球平均水平的37%。與《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推薦量相比,僅相當于推薦量的22.6%至37.7%。奶類消費不足已成為居民食物營養改善和奶業高質量發展的制約因素。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液態奶行業發展前景及深度調研分析報告》分析:
近年來,中國巴氏奶市場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日益關注,以及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巴氏奶作為一種營養豐富、口感醇厚的乳制品,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同時,隨著冷鏈物流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普及,巴氏奶的銷售半徑也在不斷擴大,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在行業競爭格局方面,中國巴氏奶市場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態勢。一方面,國內大型乳企憑借品牌優勢、資金實力和市場渠道,在巴氏奶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一些區域性乳企也憑借地緣優勢、產品特色和消費者黏性,在局部市場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此外,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一些新興品牌也不斷涌現,通過創新營銷手段和產品差異化,試圖在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可見,未來增量空間較大。從地區分布來看,奶制品消費區域主要集中在高收入高消費地區以及低收入高消費地區,其中高收入高消費地區主要是指經濟發達的地方,當地居民收入水平較高,對于奶制品的消費也會增加,逐漸成為人們生活水平的一部分;而低收入高消費地區主要是指牧區或者半牧區,這與當地喝奶的傳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雖然人均收入相對較低,但是奶類消費水平較高。
我國奶源分布格局相對穩定。從奶源分布情況來看,我國奶源分布格局相對穩定,主要集中在六大黃金奶源帶,分別是內蒙古奶源帶、新疆奶源帶、河北奶源帶、東北奶源帶、四川奶源帶與濟南奶源帶。其中,內蒙古、新疆、河北和東北奶源占據了全國大部分市場份額,分布集中且競爭優勢較強。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升級,人們的消費需求也從“溫飽型”向“品質型”過渡,“品質消費”成為新時期下我國民眾追求的“熱點”,在此背景下,我國常溫乳品中,對于高端乳品的滲透率將會逐步增強。因此,液態奶相關企業要加強品質升級與年輕化轉型,促進行業持續向高端化方向發展。同時,隨著輕食之風盛行,消費者逐漸倡導健康飲食理念,因此,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追求健康價值,企業推出攪拌酸奶產品,不僅吸引了大部分年輕群體,還可以有效降低企業成本。未來,液態奶行業將逐步發展攪拌酸奶,推動行業進一步發展。
想要了解更多液態奶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液態奶行業發展前景及深度調研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