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飲食多元化,消費結構升級,消費者對海參及其制品的需求日益增長。2023年我國海參全產業鏈市場規模為1326.0億元,2026年有望達1636.6億元。
海參是海參綱的一類棘皮動物統稱,身體呈圓柱形,兩側對稱,體壁肉質。作為我國傳統的名貴食材,其肉質豐腴軟糯,位列“海八珍”之一。
我國海參產區分布在溫帶區和熱帶區,溫帶區主要在黃渤海域,經濟品種是刺參,熱帶區主要在兩廣和海南沿海,經濟品種有梅花參等。從海參產量分布情況看,排名前列的省份是山東、遼寧、福建和河北,分布占比45.8%、33.0%、14.9%和6.1%。《2022中國漁業年鑒》顯示,2021年,山東產量為101980噸,增長3.12%;遼寧產量73568噸,增長34.48%;福建33292噸,增長18.57%;河北13573噸,增長4.6%。海參養殖產量逐年攀升,為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健康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和城市化進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水產品的需求量處于逐年增長態勢,尤其是對品質好、價格高的水產品。
海參銷售渠道以餐飲和百姓消費為主,其中餐飲業占50%,消費者自己食用消費和禮品市場占50%。海參從高端餐飲走向大眾餐桌,產量穩步增長滿足居民當下的消費需求。隨著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張,我國海參食品行業已形成相對完整的產業鏈,產品價值不斷增值放大,產業體系趨于完善。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海參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顯示:
海參行業壁壘較低,也造成了行業內企業數量較多,競爭較為激烈,是典型的大行業小公司的市場格局。海參市場主要品牌有獐子島、好當家、東方海洋、棒棰島等,其中獐子島是最大的海參企業之一,市占率一度超過了20%。2023年,獐子島海參產品實現營業收入2.67億,同比增長了13.09%,毛利率達49.34%,同比增長1.23%。
在2022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了顯著增長,達到36883元,較上一年同比增長了5.0%。這一持續性的收入增長,不僅反映了國家經濟活力的提升,也促使了國內中等收入群體的規模不斷擴大。隨著中等收入群體的崛起,我國整體消費水平也隨之邁上了新的臺階,呈現出消費升級的明顯趨勢。
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居民消費習慣正發生深刻變化。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注重生活品質,傾向于選擇更為健康、營養的食品。海參作為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水產品,憑借其獨特的營養價值和滋補效果,正逐漸成為消費者餐桌上的新寵。這種趨勢預示著海參市場的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同時也為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帶來了廣闊的空間。
調研顯示,消費者單次消費金額多為500—999元,占比40.2%,消費金額為1000—1999元的也不在少數,占比32.1%;超四成消費者每月購買海參產品1—3次,35.1%消費者購買4—6次。隨著消費者飲食多元化,消費結構升級,產業技術和產業環境不斷進步與完善,海參產業鏈將進一步發展,滿足消費者對海參及其制品日益增長的需求,海參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中國行業研究網、國內外相關報刊雜志的基礎信息以及海參專業研究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海參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