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是中國的主體能源,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中發揮“壓艙石”作用,煤礦智能化對于促進煤炭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煤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日,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快煤礦智能化建設促進煤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大型煤礦要加快智能化改造,到2025年底前建成單個或多個系統智能化,具備條件的要實現采掘系統智能化。鼓勵300萬噸/年以上的生產煤礦全面推進主要生產環節智能化改造,力爭率先建成全系統智能化煤礦。
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國家能源局會同有關部門,立足我國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煤炭行業深度融合,大力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建成了一批技術先進、引領性強的智能化示范煤礦,減人增安提效成效顯著,煤炭在能源安全中的兜底保障作用進一步夯實。據調度,截至今年4月底,全國累計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922個,智能化掘進工作面2154個。
智能礦山的發展現狀呈現出積極向上的態勢。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廣泛應用,礦山生產過程中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礦山生產效率得到顯著提升,人工成本降低,同時礦山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增強。
“目前,煤礦智能化建設進入加快發展、縱深推進新階段。但仍面臨著建設進展不平衡、運行水平有待提升、核心技術裝備支撐不足、人才保障亟須加強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大推進力度,完善政策措施,持續提升煤礦智能化建設水平。”該負責人說。
圍繞進一步加快煤礦智能化建設,《通知》從堅持分類推進、創新發展模式、提升建設運行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具體任務要求。堅持分類推進方面,《通知》統籌存量和增量,重點突出大型煤礦和災害嚴重煤礦,分類提出煤礦智能化建設安排。比如,針對建設煤礦,新建煤礦原則上按照智能化標準設計建設,在建煤礦特別是大型在建煤礦要及時增補智能化建設方案,具備條件的力爭在竣工投產前完成智能化建設;針對災害嚴重煤礦以及海拔高于2400米或采深大于600米的生產煤礦,要一礦一策制定智能化改造方案,全面增強生產安全保障能力。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智慧礦山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咨詢報告》顯示:
智慧礦山概念由礦山信息化逐步演變而成,而礦山信息化在數十年的發展中衍生出數百家公司。雖然收入體量過億且能在某一生產環節建立自身優勢的廠商較少,但伴隨行業持續高景氣,相關行業或有可能成長出更多具備競爭力的廠商。目前以華為為首的巨頭紛紛建立自身生態,形成統一平臺和數字底座,有望改變行業格局,即:從“萬國牌”向“統一軍團”轉變,推動行業標準化進程。
從智慧礦山改造情況來看,在政策推動下,我國智慧礦山滲透率不斷提升,2021年煤礦改造數量達到450個,新增改造數量為137個,2022年煤礦改造數量達到615個,新增改造數量為165個。
智慧礦山是以礦山數字化、信息化為前提和基礎,對礦山生產、職業健康與安全、技術支持與后勤保障等進行主動感知、自動分析、快速處理,建設智慧礦山,最終實現安全礦山、無人礦山、高效礦山、清潔礦山的建設。智慧礦山建設是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石,是化解高危行業風險的根本途徑。近年來在相關政策利好下,現階段我國智慧礦山已進入局部智能化階段。
創新發展模式方面,近年來各地各企業已建成國家級示范煤礦近60處、省級(央企級)示范煤礦200余處,逐步形成了不同區域、不同建設條件的智能化建設模式。總結各地建設經驗,國家能源局遴選發布了《全國煤礦智能化建設典型案例匯編(2023年)》。《通知》提出,要進一步加快推廣匯編中推薦的成熟方案,發揮示范煤礦引領帶動作用,因地制宜探索應用適合本地區、本企業的智能化建設模式,重點加快煤礦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多系統聯動耦合,努力實現單個系統智能化向煤礦整體智能化升級。
提升建設運行水平方面,《通知》順應新一代數智技術快速發展趨勢,結合不同煤礦生產特點和系統運行情況,分別提出持續推進智能化系統優化升級。為切實提升常態化運行水平,《通知》提出鼓勵引導煤礦企業聯合組建技術創新團隊,及時解決運行中的不穩定、不可靠問題,提升場景化應用和現場適應性。
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智慧礦山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咨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