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數字化、智能化已成為最重要的時代特征,數字貿易作為國際貿易發展新熱點、國際經貿規則競爭新前沿、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新高地,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高端載體、關鍵抓手和重要領域。展望未來,伴隨數字貿易發展迎來利好,數字貿易多元業態將形成數字經濟新的增長點,激活經濟特別是國際貿易發展新動能,強化區域協同發展新優勢。下一步,要促進數字貿易創新發展,應系統部署、精準施策,強化數字貿易頂層設計,擴大跨境電商新業態,擴大制度型開放成果,積極參與國際經貿規則制定,真正將數字貿易培育成為對外貿易的強力引擎。
數字貿易是數字經濟在對外貿易領域的表現形式,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高端載體、關鍵抓手和重要領域。在參與全球貿易過程中,發展數字貿易有利于帶動國內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和標準提升,激活數據要素市場,培育具有一定規模效應、高質量的數商生態,助力形成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積極參與全球數字治理規則制定。為此,數字貿易在國家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戰略定位不斷提升,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數字貿易,加快建設貿易強國”,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度將拓展數字貿易納入國家頂層設計,再到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就數字貿易發展作出重要部署,發展數字貿易的戰略性、重要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貿易信息化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顯示:
目前,數字貿易正成為國際經貿規則制定的重點與焦點,全球超過120個區域和雙邊貿易協定包含數字貿易規則,數字貿易領域的規則顯著加強,全球數字貿易規則體系正在逐步形成,相關規則已從貿易便利化議題向建設安全有序、風險可控的自由貿易體系升級。主要發達經濟體積極引領數字貿易國際規則的制定,如美國試圖強化全球主導權,主張信息自由開放性,強調知識產權;歐盟則注重加強立法和加強治理,強調數據隱私和保護。印度、東盟等發展中經濟體積極探索符合自身經濟利益的數字貿易規則。面對全球數字貿易規則的新趨勢和新問題,我國亟須采取新的政策舉措,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以高水平開放引領全面深化改革,以數字化轉型激活創新發展動能,促進內外貿規則制度銜接,提高在數字貿易領域的話語權。
在吸收外資方面,數字技術貿易等領域利用外資規模持續提升。2023年,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1134億元,帶動全年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4233億元。在創造就業方面,跨境電商不僅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也為大眾創業特別是青年群體創造了更多機遇。據勞動經濟學會調研數據,2023年,跨境電商出口增長2979億元,新增就業崗位180萬人,較上年增加約100萬人。在創新驅動方面,數字化運營已經成為跨境貿易企業發展的重要手段。據共研產業咨詢數據,目前我國跨境商家數字化運營滲透率已達63.9%。
從全球看,數據跨境流動的規模和價值有望進一步提升,加速催生基于數據價值的全新產業鏈。據上海數據交易所預測,到2025年全球數據交易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445億美元,2025年后市場規模將會穩定增長;到2030年全球數據交易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011億美元。據麥肯錫預測,數據流動量每增加10%將帶動GDP增長0.2%。預計到2025年,全球數據總量將達175 ZB,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有望達到11萬億美元。從國內看,我國將是全球數據量最大、數據類型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據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預測,到2025年中國數據跨境流動量約占全球的27.8%,位居全球數據圈之首。據國際數據公司測算,到2025年,中國產生的數據總量將達48.6ZB,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將達年均1.5至1.8個百分點。未來,中國數據交易市場將保持較高速增長,到2030年有望達到5155.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20.3%。
伴隨5G、AI、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加速創新,數字技術對于貿易結構將產生深刻影響。
在信息通信技術方面,以軟件、集成電路、電商平臺、云服務、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術貿易將快速發展。以集成電路為例,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預測,到2025年,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將達到1240億美元新高。我國高技術產業保持對全球市場吸引力,據《“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到2025年我國高技術產業吸收外資占比將提升到30%。其中,云計算市場將保持高速增長,預計2025年我國云計算整體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在知識和技術密集型服務方面,以知識密集和技術密集為特征的新興服務貿易占比有望保持穩步提升態勢。世界貿易組織預測,到2030年,數字技術將促使全球貿易增速每年提升1.8到2個百分點。以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等為代表的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將保持快速增長。根據《“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到2025年,我國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額將達到433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將達8%左右。在進出口商品方面,以高端化、數字化、智能化為代表的優質消費品進出口需求旺盛,以先進技術、重要設備、關鍵零部件為代表的工業品進口將進一步擴大。以智能機器人為例,據測算,到2025年,全球智能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增長到230億美元。
在金融服務領域,央行將加大跨境支付系統建設及拓展力度,進一步完善全球金融基礎設施。有關機構預測,到2027年中國跨境支付行業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92萬億元,年均增速將保持在8.15%。在醫療方面,在數字技術創新應用加持之下,我國創新藥和中高端醫藥制造業出海將迎來收獲期,醫療設備、生物仿制藥和疫苗等細分領域處于上升期。有機構認為,出海后主要醫療器械賽道的可及市場將擴大3至9倍。在知識產權貿易方面,我國在數字技術領域將保持較高創新熱度,信息技術管理方法、計算機技術和基礎通信程序等領域有效發明專利數量和質量將快速提升。根據《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到2025年,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將達到13%,知識產權使用費年進出口總額將達到3500億元。
隨著全球化進程加速和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我國服務貿易領域的高水平開放,有助于激發貿易新動能、促進經濟增長,更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所在。服務貿易為各國之間搭建起了共享資源、技術和知識的橋梁,成為推動經濟互利共贏的重要引擎。對此,我國須通過加速服務貿易的數字化轉型,積極融入和參與全球服務貿易規則和標準的頂層設計,不斷優化服務貿易發展的營商環境,從而補上服務貿易發展短板。
推動傳統服務貿易數字化,加快發展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提升服務貿易質量。旅行、運輸和建筑三大傳統服務貿易是我國服務貿易領域的三大支柱。面對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傳統服務貿易的數字化轉型將促進數字技術和服務貿易緊密融合,打破傳統服務貿易既有的局限和壁壘,提高服務貿易總量。此外,應積極培育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的新業態、新模式,加速新興服務貿易領域的發展,這也是提升我國服務貿易質量的關鍵。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貿易信息化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