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期貨是一種期貨交易品種,它利用期貨交易技術,以一定的品種和數量來衡量具體農產品或農產品組合價格的變動,預測和評估具體農產品價格走勢,對該農產品結算價格做出定價,以實現風險控制和利潤獲取的一種重要的合約。
農產品期貨的特點是風險性低、價格提前發現,具有市場性、契約性、預期性和風險性。農產品期貨交易允許兩個交易雙方約定將來某一價格買賣特定數量的農產品,期貨價格受政策、出口市場、天氣影響等多種因素影響,波動較大,有較強的投機性,因此也伴隨著較高的市場風險。
近年來我國農產品期貨市場發展迅速,涉農期貨期權品種日漸豐富,期貨工具在穩定農產品價格預期、引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護農業經營主體收益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農產品期貨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2023年我國糧食總產量69541萬噸,比上年增長1.3%。大豆擴種成效明顯,種植面積連續兩年穩定在1000萬公頃以上,產量2084萬噸,創歷史新高。豬牛羊禽肉產量9641萬噸,比上年增長4.5%。蛋、奶、油料、糖料、水產品產量實現不同程度增長。主要農產品和食品價格穩中有降。受畜牧業產品價格明顯下跌影響,農產品生產者價格下降2.3%,食品類消費價格下降0.3%。
生豬、玉米、大豆價格下降對農戶經營凈收入增長帶來一定壓力。農產品貿易規模穩定,主要農產品進口量結構性增長,區域貿易合作進一步加強。涉農工業增速放緩,涉農服務業發展全面恢復。
農產品期貨的優勢在于,它可以幫助農民和農產品生產者在生產前鎖定價格,從而規避市場價格波動的風險。同時,農產品期貨市場也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投機和套利的場所,幫助投資者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
近年來,期貨行業和保險行業攜手開展了覆蓋大豆、玉米、棉花等18個品種的5253個“保險+期貨”項目,累計承保現貨價值1334.6億元,實現賠付42.5億元,除惠及530多萬農戶外,還有力保障了3006個農民合作社、1433個家庭農場、2325個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一季度以來,包括春節期間,我國農產品價格呈現出偏弱運行的態勢。據農業農村部數據,今年1—3月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28.04,同比低4.43個點。總體上看,當前農產品價格下跌是市場供求規律作用下的階段性波動。
近十年來,“保險+期貨”模式延續發展,試點品種不斷豐富、保障規模逐漸擴大、延伸模式持續創新,為數以萬計普通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了有效的風險保障,是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有力抓手,在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中國期貨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3月底,“保險+期貨”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近1300個縣域落地,為18個涉農產品提供風險管理服務,保障價值1900余億元,賠付金額64億元,惠及農戶近700萬戶次。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雖未明確提到“保險+期貨”,但重點提到“擴大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實施范圍”及“鼓勵地方發展特色農產品保險,推進農業保險精準投保理賠,做到應賠盡賠。完善巨災保險制度。”
從發揮“保險+期貨”在服務鄉村產業發展的作用到優化再到常態化這一模式,說明黨中央對該模式的高度認可及重視,并繼續鼓勵發展地方特色農產品保險,創新其他類別保險,擴大保險模式的趨勢。特色農產品保險,保障農民種植和養殖收益,增強農民的生產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農產品生產的穩定性。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農產品期貨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