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術發展:以自然語言處理為代表的認知智能是人工智能下一發展階段。人工智能產業投資處于階段低谷,基于大數據驅動的神經網絡的深度學習技術帶 來的紅利接近天花板。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價值分析研究報告》分析,人工智能處于由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發展的階段,后深度學習時代的 AI 從數據驅 動向知識驅動發展。大數據驅動的深度學習難以達到和認知智能同樣的效果,需要富 知識驅動(如知識圖譜)。通過不同知識的關聯性形成一個網狀的知識結構,對機器 來說就是圖譜,形成知識圖譜的過程本質是在使機器建立認知,理解世界。而正如人 類語言是知識傳遞的形式,知識圖譜是認知核心,NLP 則是機器建立認知核心的橋梁, 讓 AI 使用自然語言與人交互。因此,自然語言處理(NLP)和知識圖譜是認知智能的 關鍵技術,而 NLP 是知識圖譜的前置,可以說 NLP 是 AI 技術的核心。以計算機視覺為 代表,基于神經網絡的深度學習技術的感知智能技術“觸及天花板”。在當前的感知智能階段, 我們可以看到 AI 在產業界的應用其實比較局限,主要原因還是認知智能發展不夠成熟,不能 很好地模擬人類交互,造成用戶體驗不佳。因此 NLP 的發展和應用是 AI 能夠真正理解人類語 言的重要前提,也是 AI 相關產品能夠落地應用的保障。
認知智能當前面臨一些瓶頸,使得技術與產業應用之間存在距離,是目前相關應 用和產品較少的關鍵原因,但是我們相信未來一定會來。目前認知智能發展面臨的一些 問題:
1)需要探索結合知識圖譜的深度學習。隨著深度學習對于大數據的紅利消耗殆盡,深 度學習模型效果的天花板日益迫近。另一方面雖然大量知識圖譜不斷涌現,但尚未被深度學習 有效利用。如何融合知識圖譜與深度學習,提升深度學習模型效果是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
2) 認知智能往往需要提取內在隱含的知識,或者基于背景關聯知識獲得認知結果,基于同樣的數 據在不同的業務需求、不同的背景知識下認知結果可能大不相同。認知智能效果是場景敏感和 相關的,通用認知智能效果在具體場景下未盡人意。而對于小語種、某些專業領域、客戶服務 等對話系統而言,相關訓練集仍然處于較少而零散的狀態,仍需要人工標注相關語言信息數據 作為 NLP 訓練前的準備。
從 AI 技術分布來看,AI 綜合實力美國最強,中國發展速度驚人,中美兩國處于世界領先 位置。斯坦福大學發布的《2018 年度全球 AI 報告》顯示,2018 年 70%的國際人工智能協會 論文來自中美兩國。美國引用次數第一,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 83%,2016 年中國被引用的次 數比 2000 年提高了 44%。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發展和市場應用方面已經進入了國際上 的前沿發展國家群體,呈現出中美雙雄共同領跑的局面。總體來看,在 AI 這個關鍵領域,中 國已經占據了較高的起點。
人工智能產業鏈可分為三層:基礎層(計算基礎設施)、技術層(軟件算法及平臺)和應 用層(行業應用及產品)。基礎層主要進行數據的收集以及提供計算力,主要包括 AI 芯片、 傳感器、操作系統、云計算服務、數據服務平臺等。技術層開發面向不同領域的應用技術,包 括計算機視覺、智能語音、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等。應用層是基于基礎層與技術層之上, 結合場景及行業知識開發應用或產品,為不同場景賦能,比如 AI 在安防、家居、醫療、交通等領域的應用。
賦能是 AI 的本質,人工智能應用正進入場景為王的時代,知識驅動的認知智能的 發展應與場景相結合,AI 應用模式成功需要技術+閉環數據+場景(行業知識)的深度 結合。認知智能效果是場景敏感和相關的,認知智能往往需要提取內在隱含的知識,或者基 于背景關聯知識獲得認知結果,基于同樣的數據在不同的業務需求、不同的背景知識下認知結 果可能大不相同。后深度學習時代,除了算力、算法、數據以外,場景和行業專家(知識)尤 為關鍵。
從戰略上看,美科技巨頭在人工智能的布局重點是技術難度大的 AI 基礎層,而中國的布 局重點在應用層。在與美競爭局面中,中國在應用層較強,基礎層和技術層是相對短板。中國 科技巨頭對 AI 應用層的投資力度最大,在 AI 場景賦能方面已有較多經驗,有大量的 AI 初創 企業是基于某一方向的核心 AI 技術進行商業化變現。
拓爾思:公司作為國內長期堅持自主核心技術研發的企業之一,在語義智能領域積累深耕 20 余年,是一家技術驅動型公司。公司擁有領先的自主核心的 AI 技術,語義智能包括自然語 言處理、知識圖譜、圖像和音視頻理解,是 A 股市場稀缺的人工智能標的。公司目前已將 AI 技術垂直在金融、安全、媒體、政府等多個行業賦能并擁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在人工智能得 到更好發展的未來,看好公司 AI 技術在無限場景下延展的可能。
四維圖新:公司是車聯網及自動駕駛領域的龍頭及稀缺標的,高精度地圖技術具有卡位優 勢及高壁壘。公司長期注重研發,研發費用連續多年占營業收入的 50%以上。智能駕駛已進 入 L2~L3 階段,公司布局的 ADAS 及汽車電子芯片業務也將成為看點。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術是具有很強帶動性的“頭雁技術”,而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則有賴于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布局。目前,各地紛紛加大人工智能建設力度,大力推進AI芯片等底層硬件發展、通用智能計算平臺的搭建、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實驗區的建設和智能感知處理、智能交互等基礎研發中心建設,為智能經濟的發展和產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底層支撐,為傳統基礎建設注入新活力。預計至2025年新增投資規模超2200億元,預計2025年會帶動相關投資超4000億元。
更多AI人工智能行業深度分析,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價值分析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