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利用太陽能電池將太陽光能直接轉化為電能,而光熱發電則將太陽能轉化為熱能,通過熱功轉換過程發電,光熱發電機組配置儲熱系統后,可實現24小時連續穩定發電。
光熱發電是一種利用太陽能將光能轉化為熱能,再將熱能轉化為電能的發電方式。它主要依靠太陽能熱集中器將太陽光聚焦在一個特定的區域上,使得該區域的溫度升高,從而產生蒸汽,通過蒸汽驅動渦輪機發電。
光熱發電行業產業鏈
在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供應和設備制造。原材料方面,太陽能集熱系統和儲熱系統是光熱發電的關鍵部分,前者包括集熱器、反射鏡、吸熱涂層等,后者則包括儲熱罐、儲熱材料等。這些原材料的供應直接影響到光熱發電項目的建設和運行。設備制造方面,光熱發電設備包括汽輪發電機組、蒸汽發生器、熱交換器等,這些設備的制造和供應也是光熱發電行業上游的重要環節。
在下游,則主要是工程建設和運營維護。光熱發電項目集中在一些光照資源豐富的地區,如西北地區的新疆、甘肅、青海,以及西南地區的四川、云南等。在這些地區,工程公司負責光熱發電項目的設計建造與施工安裝服務。而在項目建成投產后,運營維護公司則負責電站的日常運行和維護,確保電站的穩定運行和高效發電。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光熱發電行業投資分析及發展前景報告》顯示:
伴隨著我國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加快推進,近年來,作為落實市場化并網條件的配套選擇之一,我國太陽能熱發電行業發展不斷加速。截至2023年底,我國兆瓦級規模以上太陽能熱發電機組累計裝機容量為588兆瓦。其中,并網太陽能熱發電機組容量570兆瓦,包括11座太陽能熱電站。
光熱發電產業鏈長,可消化提升特種玻璃、鋼鐵、水泥、熔融鹽等傳統產業,還可帶動新材料、智能控制等新興產業發展,光熱發電規模化開發利用將成為我國新能源產業新的增長點。
由于具備調節功能,光熱發電成為新能源市場化并網的配套條件之一。多家央企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建設運營了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光熱發電配套也因此成為剛需。截至2023年,全國太陽能熱發電工程相關配套企業數量已近600家。其中,集熱系統相關產品和設備供應商約245家。
2024年,國家能源局提出,力爭“十四五”期間,全國光熱發電每年新增開工規模達到300萬千瓦左右。不過,光熱發電仍存在諸多限制,比如光熱發電初始投資較大,且在電力系統中的角色被定位為“調節性電源”,有時要為光伏讓路,只在早晚高峰頂峰發電。
近日,中廣核宣布國內最大的熔鹽槽式集熱器原型機已經成功完成試制,并已組裝于全球最大槽式集熱器太陽法向輻射跟蹤平臺之上。目前,該設備正處于聯合調試階段,這一進展標志著我國光熱發電技術取得了又一重要突破。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光熱發電不僅具備調峰電源的功能,還能作為儲能手段,對于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具有不可或缺的支持作用。近年來,隨著政府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強,光熱發電領域逐漸“升溫”,預計將迎來規模化發展的新階段,為我國能源結構的優化升級貢獻力量。
國際能源署預測,中國光熱發電市場到2030年將達到29GW裝機,到2040年增長至88GW裝機,到2050年將達到118GW裝機。光熱裝機具有廣闊增長空間。未來中國光熱發電市場的規模將超萬億規模。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光熱發電行業投資分析及發展前景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