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光熱發電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呈現出積極的態勢。太陽能光熱發電是指利用大規模陣列拋物或碟形鏡面收集太陽熱能,通過換熱裝置提供蒸汽,結合傳統汽輪發電機的工藝,從而達到發電的目的。采用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避免了昂貴的硅晶光電轉換工藝,可以大大降低太陽能發電的成本,而且這種形式的太陽能利用還有一個其他形式的太陽能轉換所無法比擬的優勢,即太陽能所燒熱的水可以儲存在巨大的容器中,在太陽落山后幾個小時仍然能夠帶動汽輪發電。
太陽能光熱發電是新能源利用的一個重要方向。主要形式有槽式、塔式,碟式(盤式)三種系統。光熱發電最大的優勢在于電力輸出平穩,可做基礎電力、可做調峰;另外其成熟可靠的儲能(儲熱)配置可以在夜間持續發電。在產業鏈方面,我國已經建立了數條太陽能熱發電專用的部件和裝備生產線,具備了支撐太陽能熱發電大規模發展的供應能力。同時,從事太陽能熱發電相關產業鏈產品和服務的企事業單位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產業鏈日趨完善。
光熱發電技術正在不斷進步。隨著科研投入的增加和技術的創新,光熱發電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得到了提高,同時技術成本也在持續下降。這為光熱發電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在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太陽能熱發電累計裝機容量中,槽式技術路線是全球主流發展模式,占比約76%,塔式和線菲式分別占比20%和4%。而在我國各類光熱發電技術中,塔式是我國行業主流應用技術,其占比約63.1%,槽式占比約25.5%,線菲式占比約11.4%。總體來看,塔式和槽式光熱發電技術商用更為廣泛。在全球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推動太陽能資源開發利用下,光熱發電行業呈現高速增長態勢。數據顯示,2018-2022年,全球光熱發電裝機規模持續增長,截至2022年底,全球光熱發電累計裝機容量約7050MW。
近年來,我國光熱發電行業飛速發展。我國光熱發電裝機規模由2018年的238MW持續增加至2022年的588MW,年復合增長率達19.83%。隨著國家積極開展光熱規模化發展研究工作,鼓勵新疆、內蒙古、甘肅、青海等地推進光熱發電項目規劃建設,我國光熱發電項目加速推進。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光熱發電行業投資潛力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顯示:
據統計,各地列入名單的太陽能熱發電項目數量共計29個,總裝機容量約330萬千瓦。這些項目按照規劃將在2023年到2024年相繼投產。分地區看,我國光熱發電項目主要集中在新疆、青海、甘肅、吉林等太陽能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
2023年以來,青海、新疆、甘肅、西藏等地多個光熱發電項目開工建設。其中,2023年8月31日,中國能建拉薩當雄250MW光伏+100MW光熱發電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為西藏拉薩當雄“綠色陽光”的標志性示范項目,同時也是目前拉薩最大的新能源項目,該項目的推進標志著拉薩當雄新能源產業項目邁上新臺階。總體來看,隨著以上項目有序推進,我國光熱發電行業規模化發展進程加快。
我國正積極推動光熱發電行業的發展。國務院發布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明確提出了積極發展太陽能光熱發電的目標,并推動建立光熱發電與光伏發電、風電互補調節的風光熱綜合可再生能源發電基地。這些政策為光熱發電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光熱發電行業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看起來相當積極。全球多國都在積極推動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光熱發電作為其中的一種重要形式,有望獲得更多的政策支持。這將有助于光熱發電技術的進一步推廣和應用,促進市場規模的擴大。隨著新材料、新工藝的不斷涌現,光熱發電系統的效率將進一步提高,成本將逐漸降低。同時,儲能技術的突破也將解決光熱發電在能源供應穩定性方面的問題,使其更具市場競爭力。
光熱發電行業還將與其他可再生能源領域進行深度融合,形成多元化的能源供應體系。例如,光熱發電可以與光伏發電、風電等形成互補,共同構建一個更加穩定、高效的能源網絡。這種跨領域的合作將為光熱發電行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在政策的推動下和技術的不斷進步下,光熱發電行業有望在未來實現更快的發展,為全球能源結構的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光熱發電行業投資潛力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