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大眾關心的問題,微生物對食品的污染問題同時引起人們的關注。微生物在生產、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都有可能污染食品,一旦污染,便會大量繁殖,導致食品腐敗變質,引起食源性污染和食物中毒。為了防止此類中毒事件的發生,采取適當有效的食品微生物檢測方法,是避免和預防微生物食源性污染的重要手段。而傳統的檢測方法實驗繁雜、耗時較長、工作繁重。因此,人們開始研究食品微生物檢驗的新途徑,尋找微生物檢測的新載體。
食品安全檢測是按照國家指標來檢測食品中的有害物質,主要是一些有害有毒的指標的檢測,比如重金屬、黃曲霉毒素等。按照檢測方法,國內食品安全檢測可以分為法定檢測和快速檢測兩大類,法定檢測通常在實驗室進行,其檢測流程更為繁雜,檢測時間長,所用設備體積龐大,但檢測結果更為詳細、精確;而快速檢測具有操作簡便、檢測速度快、檢測時間短、反應靈敏等優勢。
食品安全關乎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生存與持續發展,是全球各國共同面臨的全球性課題,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開始重視食品安全,食品供應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也意味著食品安全維護工作的國際化。近年來,在全球性食源性疾病(如沙門氏菌、葡萄球菌、彎曲桿菌)不斷增長、食品生產商不合格產品全球范圍召回事件頻發的嚴峻形勢下,各國食品監管力度加強,食品檢測需求逐步增加,市場規模持續增長,2022年全球食品安全檢測市場規模達171億美元,同比增長7.5%。
中國食品檢測行業產業鏈上游主要為食品檢測儀器行業和食品檢測試劑行業,上游行業的質量和可靠性直接影響著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信度;中游是食品檢測機構;食品檢測的下游行業主要包括政府監管部門、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等。
近年來,在全球性食源性疾病(如沙門氏菌、葡萄球菌、彎曲桿菌)不斷增長、食品生產商不合格產品全球范圍召回事件頻發的嚴峻形勢下,各國食品監管力度加強,食品檢測需求逐步增加,市場規模持續增長,2022年全球食品安全檢測市場規模達171億美元,同比增長7.5%。
隨著化學分析技術和生物技術的發展,食品檢測技術也得到了提高。現代食品檢測技術包括物理/化學檢測、微生物檢測、分子生物學檢測等多種方法,可以快速、準確地檢測食品中的污染物。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顯示:
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為加強對食品安全監管及引導其健康發展,相繼頒布了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助力食品安全檢測行業發展。如2020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監管部門在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中可以采用國家規定的快速檢測方法對食品進行抽查檢測,抽查檢測結果確定有關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可以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同時,這些相關政策和法規實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食品安全檢測行業準入門檻,并且避免劣質產品擾亂市場秩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除了國家層面相關政策外,各省市也頒布了許多相關食品安全檢測行業相關政策。例如,在“十四五”期間,安徽強化生物安全保護,開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攻堅行動,完善食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健康理念的轉變和食品安全意識的增強為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行業帶來了快速發展的契機。一方面,各類食品制造商及經銷商為滿足市場需求,獲取市場競爭優勢,將主動加強自身產品檢測,避免產品質量風險,從而擴大了食品快檢企業的客戶規模。另一方面,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食品快速檢測可以幫助消費者選擇安全放心的食品,提升消費者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我國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框架基本形成。在國內食品監管方面,建立了一批具有資質的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形成了“國家級檢驗機構為龍頭,省級和部門食品檢驗機構為主體,市、縣級食品檢驗機構為補充”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
中研普華報告《2023-2028年中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涵蓋市場熱點,政策規劃,競爭情報,市場前景預測,投資策略等內容。更輔以大量直觀的圖表幫助本行業企業準確把握行業發展態勢、市場商機動向、正確制定企業競爭戰略和投資策略。本報告依據國家統計局、海關總署和國家信息中心等渠道發布的權威數據,結合了行業所處的環境,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等多個角度進行市場調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