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升級,產教融合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特別是在職業教育領域,產教融合已經成為推動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手段。
產教融合是指職業學校根據所設專業積極開辦專業產業,把產業與教學密切結合,相互支持,相互促進,把學校辦成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科技服務為一體的產業性經營實體,形成學校與企業渾然一體的辦學模式。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的重要支撐。產教融合是產業與教育的深度合作,是院校為提高其人才培養質量而與行業企業開展的深度合作。
產教結合的基礎是“產”,即必須以真實的產品生產為前提,在這樣的基礎和氛圍中進行專業實踐教學,學生才能學到真本領,教師才能教出真水平。這樣的“產”不能是單純的工廠生產,必須與教學緊密結合,其目的是為了“教”,在產教結合比較成熟的情況下,再逐步向“產、學、研”發展。學校真正形成了“產、學、研”的能力,職業學校適應了市場的需要,形成發展能力就落到了實處,做強做優也就有了基礎。
產教融合涉及到教育、產業、企業等多個方面,隨著各方合作的加深,產業鏈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高校、企業、行業組織等參與到產教融合中來,形成了良好的發展態勢。產教融合推動了教育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催生了一批創新成果。這些成果包括新的教育模式、教學方法、技術應用等,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技術支持。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產教融合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工業互聯網覆蓋45大類經濟行業,連接設備逾8000萬臺,服務企業達25萬家,已進入深度滲透發展階段,成為傳統工業變革的重要引擎。但人才短缺問題也日益凸顯,構建高素質數字人才隊伍很是迫切。通過產教融合有望重塑工業互聯網人才生態,推動工業數字化轉型。
通過產教融合培養工業互聯網人才,應建設產學研綜合體。聯合優質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主體,關注重點行業工業互聯網轉型升級需求,研究制定職業能力標準,針對每個典型崗位,建立認證體系,包括認證課程、認證考試、認證授權點,加強專業群的內涵建設,強化專業群建設,引導課程、教材、培養方案的發展,優化人才培養供給側結構。
產教融合行業市場發展也面臨一些挑戰和問題。例如,產教融合機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推進職業教育有序開展;政策之間的協調力與配套性有待提升,政策外部法制保障不健全等。此外,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缺乏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對接渠道,部分學校、教師參與產教合作的積極性不高,產教融合項目未能充分落實相關政策等。
從發展趨勢來看,產教融合將更加注重行業與教育的深度結合,形成更加緊密的產教融合共同體。高校、企業、行業組織等各方將加強合作,共同推動產教融合的發展。同時,產教融合也將更加注重創新,推動教育教學模式的創新和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培養更多適應市場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作為一種教育類型的典型特征和根本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產教融合經歷了從國家制度到法律要求,被正式寫入職業教育法。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達到50個左右,在全國建設培育1萬家以上產教融合型企業,進一步推動產教融合向縱深發展。
未來,產教融合將呈現出以下特點和趨勢。在央地關系上,更注重強調地方政府責任。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涉及較為復雜的府際關系,其中,央地關系一直是探索的重點。尤其是進入新時代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將職業教育置于國家發展戰略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對職業教育重視程度之高和改革發展力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但各地由于經濟社會、產業結構、教育文化、人口等情況不同,對職業教育的認識程度、重視程度和推進力度差異巨大。為建立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職業教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主體責任越發向地方政府傾斜。
《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國家將職業教育工作納入省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價”,夯實了省級政府發展職業教育的責任。產教融合型城市將職業教育發展主體責任的層級進一步下沉,使得職業教育發展更靈活、更具適應性。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產教融合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