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國際通用術語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
2015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通過海綿城市建設,綜合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至此,海綿城市成為了我國城市建設中的一項重要任務。
自2015年起,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等部門已確定多批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如大慶、武漢、濟南、重慶等,這些城市在海綿城市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全國范圍內的推廣提供了寶貴經驗。
2月2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本市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5年底,本市建成區40%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松江、青浦、嘉定、奉賢等4個新城建設用地面積50%以上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南匯新城建設用地面積60%以上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到2030年底,本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
海綿城市的主要實現手段包括透水鋪裝、下凹式綠地、雨水花園、植草溝等。這些技術手段的有效應用,能夠顯著提升城市的雨洪管理能力和生態環境質量。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海綿城市建設行業市場發展規劃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分析:
隨著科技的進步,新型透水材料、智能控制技術等將不斷被引入海綿城市建設,提高建設效率和效果。同時,低影響開發(LID)等先進理念和技術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海綿城市建設在提升城市排水防洪能力、改善城市水環境、促進雨水資源化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盡管海綿城市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仍面臨一些挑戰,如雨水排放效率低下、水資源浪費嚴重等。此外,海綿城市建設還需與城市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等相協調,以確保其長期效益和可持續發展。
1、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城市化進程: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氣候變化的影響,海綿城市建設的需求將持續增長。特別是在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海綿城市建設將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戰略。
應用領域拓展:除了傳統的城市排水和雨水利用系統外,海綿城市建設還將拓展到更多領域,如綠色屋頂、透水鋪裝、生態公園等。這些多樣化的需求將推動海綿城市行業向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的方向發展。
2、政策支持與資金投入加大
政策引導:政府將繼續加大對海綿城市建設的政策引導和支持力度,出臺更多優惠的財政、稅收等政策,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海綿城市建設。
資金投入: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和政策的支持,預計未來幾年海綿城市建設領域的資金投入將持續增加,為行業發展提供充足的動力。
3、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
技術創新:隨著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不斷涌現,海綿城市建設的技術水平將不斷提高。例如,智能感知技術、大數據分析等將在海綿城市建設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提高建設效率和效果。
產業升級:技術創新將推動海綿城市行業的產業升級和轉型,為行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時,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合作將更加緊密,形成更加完善的產業鏈體系。
想要了解更多海綿城市建設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海綿城市建設行業市場發展規劃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報告對我國海綿城市建設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海綿城市建設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