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零部件是飛機各種零部件或零組件的總稱,按照其在飛機結構上的位置可分為機體零部件、發動機零部件、機載設備零部件等大類。
圖表:航空零部件類別
航空零部件制造體量較大,且種類繁多、工序復雜、專業性強,各環節零部件設計、制造、加工和裝配有著極高的工藝要求與技術壁壘。在航空制造業采取“整機制造商-多級供應商”的制造模式下,航空零部件企業作為第三級供貨商環節,是航空制造業的基礎性環節,奠定了航空產業的產品質量與技術標準。
(1)行業發展情況
航空零部件制造業的興起源于航空制造協作配套模式的盛行。20 世紀 60 年代,隨著區域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不斷加深,航空零部件協作配套制造得到了充分的發展,航空零部件制造產業走向全球。到 20 世紀 90 年代,航空零部件的協作配套模式已經十分普遍,業務范圍不斷擴大,金額也在快速擴張。
我國航空零部件制造業協作配套模式興起于 20 世紀 70 年代末,在國有軍工生產科研體系的基礎上,通過補償貿易的形式,我國開始逐步承接國外航空公司飛機零部件的協作配套制造項目,業務發展之初基本是“三來一補”的簡單作業模式,即來料加工、來樣生產、來件裝備和貿易補償。航空零部件國際協作配套制造的寶貴經驗為我國自主航空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1 世紀以來,我國航空零部件制造產業進一步發展,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促進協作配套制造模式的實行,助力產業繁榮。在國家政策的引導支持與國內經濟主體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已發展出品種不斷擴大、技術持續進步的航空零部件產品體系。
軍用航空方面,2005 年-2007 年間國家先后出臺《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國防科技工業建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鼓勵非公有制資本進入國防科技工業建設領域,為軍用航空零部件的協作配套提供了條件;2015 年以來,隨著相關戰略的提出與航空工業“小核心,大協作”業務格局的構建,軍品領域業務協作配套加工趨勢更加明顯,民營企業的加入顯著提高了生產產能,擴大了軍用航空零部件制造市場的體量規模。
民用航空方面,我國逐漸形成了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的技術標準和供應體系,培養了一批專業過硬、技術先進的優秀企業。尤其在近年來,中國航空制造業進入發展“快車道”,科研水平明顯提升,關鍵技術攻關取得重要進展,中國航空零部件制造業也有了長足進步,特別是大型航空零部件制造商的技術水平有了顯著提高。隨著 ARJ21 和 C919 為代表的國產商用飛機的推出與量產,我國國內協作配套市場空間將實現較高增長,有助于民用航空零部件市場的繁榮。
我國航空零部件制造業始終保持良性發展,目前已具備較大的市場規模,且發展前景廣闊。2019 年度,我國航空零部件產業規模已高達 268.09 億元,2017年至 2019 年產業規模增長速度均保持在 16%以上,行業整體保持較快增速。
圖表:2016-2019年中國機體零部件產業規模 (億元)
數據來源:賽迪顧問
(2)行業特點
1)零部件種類廣泛,定制化程度高
航空零部件定制化程度較高,需要針對不同型號的飛機所使用的不同部位單獨進行研發,如整機制造中價值量最高的機體制造,其生產涉及機翼、機身、尾翼等多個部件,而各部分設計與制造在材料選擇、技術實現等層面所提出的要求也各有不同。因此,航空零部件研發難度較高、周期較長、投入較大。此外,任何在航空器上使用和安裝的材料、儀表、機械、設備、零件、部件、組件、附件、通信器材等均依據飛機機體結構設計進行定制化生產制作,以達到軍用、民用航空器在特性方面的特異性要求。
2)行業壁壘較高
在航空零部件制造行業,出于產品質量可靠性、安全性、穩定性等要求的考慮,相關企業必須取得相應資質和認證方可進入客戶合格供應商目錄。
軍用航空零部件領域,下游主要客戶為國有大型軍工集團,其合格供應商須取得軍工類資質。軍工類資質的獲取周期較長,且需要伴隨較大金額的設備及廠房投入,構成了一定的行業壁壘。在取得軍工類資質后,航空零部件制造業企業需要針對不同類型的具體產品,進入目標客戶的合格供應商名錄。一方面,航空零部件制造業需根據技術指標和工藝要求制造出合格試驗件,并通過客戶的相關檢測,證明企業具有生產該型號產品的技術能力;另一方面,航空零部件制造業企業還需通過批量生產能力的檢驗,證明企業具備規模化生產的技術與條件。當航空零部件企業被納入客戶的合格供應商名錄,才具備承接訂單的基礎條件。
總體來看,軍工類資質的辦理周期及合格供應商的評審周期一般在兩年以上,需耗費較多時間,構成了較高的行業資質壁壘。此外,軍工客戶往往對現有供應商存在粘性,市場格局一旦確立,除非出現批次性重大產品質量問題,原有供應商很難被新進入者所替換,進一步增強了行業的進入壁壘。
民用航空零部件領域也具有一定的行業資質壁壘。波音、空客以及中國商飛等均要求從事民用航空產品協作配套生產的供應商通過 AS9100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并通過相應的供應商綜合能力評審,企業取得第三方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是市場準入的先決條件之一。
3)實行協作配套生產合作模式,與飛機主機廠高度聯動
航空零部件企業與飛機主機廠存在緊密的聯動關系,飛機主機廠通過合同約定以及考核的方式對供應商的進度、質量、成本和交付進行嚴格管理,而供應商制造出的各環節航空零部件產成品通常需要先交付給飛機主機廠進行質檢,達標后方可轉入下一加工環節。同時,航空零部件制造業企業還可基于實際生產實踐與自身研發創新,為飛機主機廠提供工藝改善建議,形成航空零部件制造流程的良性反饋。
綜上,航空零部件制造業企業與飛機主機廠具備高度聯動的特點,除個別企業外,多數企業就近圍繞飛機主機廠進行配套,集群效應較強。我國航空零部件制造業企業的分布以航空工業布局為主導,主要分布在沈陽、成都、南昌等地區。4)軍用航空零部件制造業市場化程度較低,競爭強度不高
我國航空工業堅持產學研結合的發展戰略,鼓勵民間資本進入航空工業領域。目前,軍用航空零部件制造企業的數量較少,主要包括軍用飛機主機廠內部配套企業、航空航天科研機構和具備相應資質的民營企業。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國防建設,空軍裝備的更新換代與批量擴產也在持續進行,帶來了較大的市場增量需求。國防科技工業本身受政府管控的程度較高,并具備嚴格的行業資質門檻,市場參與者相對較少,導致航空零部件制造業競爭強度不高,各企業均專注于相對固定的業務領域,形成了相互補充與良性互動的關系。
想了解更多航空零部件發展前景和發展趨勢的相關內容,可關注中研網《2024-2029年航空零部件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