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20年提出了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以后,我國采取切實行動扎實推進雙碳目標。目前,中國已經發布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初步形成了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并持續落地。
發展好綠色金融,是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服務美麗中國建設的必然要求,是支持實體經濟綠色轉型、實現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應對氣候變化風險的重要方面。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碳交易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顯示:
碳交易行業投資機會與前景研究
碳交易核心在于將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權轉化為一種商品,在市場上進行交易。這種交易方式旨在通過市場機制推動企業和行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實現全球減排目標。
碳交易市場作為一種有效的減排機制,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未來,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和參與者的增加,碳交易市場將在推動全球減排和促進低碳經濟發展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國證監會高度重視證券行業服務雙碳目標的能力建設,積極推動證券公司直接參與市場交易。
在碳交易的道路上,東方證券每走一步都給市場留下了深刻的印記。2023年11月,東方證券參與上海碳配額競價拍賣,完成首筆拍賣交易,服務2023年上海控排企業履約。同月落地首筆現貨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交易。
2024年1月,東方證券首次通過自愿注銷減排量抵消公司內部會議產生的碳排放量,獲得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頒發的碳中和證書;2月,在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的大力支持下成功落地首批次上海碳配額回購交易;3月,落地首筆遠期CCER項目。
5月1日,國務院批準發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首次以行政法規的形式明確了碳排放權市場交易制度。作為碳市場建設的里程碑,《條例》的施行進一步強調了碳市場建設工作的重要性,同時為碳市場建設制度與法律責任提供了法律層面指導,以確保未來碳市場健康發展。《條例》施行釋放出一個強烈的信號:構建碳交易市場,完善碳交易鏈條將是碳中和、碳達峰必經發展之路。
基于全球ESG價值共識,碳交易市場的完善發展將協同推進綠電、能源交易發展,促使ESG“出海”競爭力快速提升,繼而進一步延伸碳價值增益空間,釋放更高碳中和、碳達峰的社會價值。
零碳聯盟積極應對外部發展環境的變化,抓住碳交易市場發展風口,自主規劃并制定了相應的發展計劃。根據相關信息披露,2024年零碳聯盟將會著重在全新資管平臺建設與碳交易市場建設兩方面加大資金投入,夯實平臺發展基礎,同時也將會加速平臺國際項目資源轉化,聚焦綠色能源投資項目與ESG海外項目,給平臺伙伴、投資人及會員提供更多元的投資機會。
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場規模在近年來迅速擴大。據統計,截至2023年,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場規模已經超過了1000億美元,并且預計將繼續增長。歐盟的碳排放交易市場規模最大,覆蓋國家最多。
中國的碳交易市場也在不斷發展壯大。自2021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以來,已經納入了2257家發電企業,累計成交量約4.4億噸,成交額約249億元。同時,隨著《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的實施,中國碳市場即將進入2.0時代,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
碳交易市場的參與者包括電力公司、中介和經紀、CDM開發商、銀行和金融機構、投機商和做市商、工業公司以及石油公司等。這些參與者通過購買、出售和交易碳排放權,推動了碳市場的繁榮和發展。
碳交易通過市場機制鼓勵企業和行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促進了清潔能源和低碳技術的發展,對減緩氣候變化具有積極影響。碳交易為低碳企業提供了經濟競爭優勢,推動了低碳技術和清潔能源的發展。同時,碳市場也為企業提供了資金流動和投資的機會,支持了低碳經濟的發展。
隨著全球對減少碳排放的共識不斷增強,未來將有更多的國家和地區加入碳交易市場,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同時,技術創新和數字化將推動碳市場向更高效、更透明的方向發展。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中研網撰寫的碳交易行業報告對中國碳交易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同時揭示了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了解關于更多碳交易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碳交易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