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康復醫療行業相關利好政策
我國三級康復醫療體系建設正在逐步發展完善。過去,中國醫療體系一向是重急救、重治療、輕預防、輕康復,導致國內康復資源總量不足且分布不均。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上升,國家逐漸重視康復醫療行業水平,逐步出臺各項政策促進康復醫療領域發展。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康復醫療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規劃報告》顯示:
2012年,原衛生部制定了《“十二五”時期康復醫療工作指導意見》,指出要明確不同層級康復醫療機構的功能定位,探索建立分層級、分階段康復的有效模式,將全國康復醫療分為三個層次:一是急性期,康復在三級綜合醫院;二是穩定期,康復在康復醫院或者以康復為主的二級綜合醫院;三是恢復期,康復進入社區、基層醫療機構。
2021年以來國家接連出臺政策文件,支持康復醫療行業發展。2021年6月,國家衛健委等8部委發布《關于印發加快推進康復醫療工作發展意見的通知》,定下2025年每10萬人口康復醫師達到8人、康復治療師達到12人的目標;2023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支持社會辦醫、增加康復等專科醫療機構的數量。隨著國家對康復醫療給予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行業未來有望迎來快速發展。
圖表 康復醫療行業相關利好政策
資料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康復醫療發展驅動因素
政策端:近年來,國家發布多項政策,主導和規劃康復醫療發展的主調,重點關注中醫康復、外科康復、老年康復等領域,鼓勵康復醫療資源補充、服務能力提升、康復模式創新等。在國家政策的指導和推動之下,以試點省市為主,各地方政府相繼出臺實施方案。其中,部分省市更是提供具體的財政補貼和人才補充方案。
需求端:康復醫學是與醫學、心理學、社會學、工程學等相互滲透形成的新興學科,是促進病、傷、殘者康復的醫學分支。它的任務是利用醫學手段和工程技術,研究有關功能障礙的預防、評定和處理(治療、訓練)等問題。在醫學價值方面,康復醫學解決了臨床醫學難以解決的問題,包括長期功能障礙或功能喪失。在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方面,康復治療能加快身體機能恢復、降低復發率、減少并發癥,節約總體治療費用。由于康復醫療行業終端受益者主要涵蓋了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殘疾人等群體,潛在需求巨大。
供給端:由于康復醫療服務主要體現技術勞務價值,符合醫保控費下的醫療服務改革的政策支持方向,且盈利模式較好,逐步受到公立醫院和民營資本的重視。對于主流公立醫院而言,此前康復醫學科一直是醫院的邊緣科室,創收少,病床周轉慢,但自從新醫改之后,康復醫學科憑借其以醫療服務收入為主的優勢逐步受到公立醫院的關注,各公立醫院主動加強自身康復學科建設,增加服務供給;對于民營資本而言,康復醫院具有良好的規模化、連鎖化基礎,初始投入成本較低、爬坡期較短,整體盈利模式較好。兩者的快速發展,同時也有利于康復醫療體系的完善以及轉診通道的進一步暢通。
技術端:隨著新興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療法、大數據、5G、AI等已成為推動康復醫療發展的強力驅動因素。數字療法對于肌骨康復、兒童孤獨癥、精神心理疾病等診療效率的提升發揮了巨大效用;大數據+5G助力康復醫療信息化建設,發展服務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優化服務流程;三級康復網絡建設項目創建了區域內患者享受便捷、高質量的遠程康復診療、轉診、教育等服務的生態圈,實現了康復信息的數字化與共享化。此外,人工智能、虛擬現實、腦機接口等技術推動了醫療器械的進步,神經康復機器人、康復護理機器人、家庭康復診療設備等逐漸得到發展,產品趨于智能化、信息化、個性化,但產品同質化與缺乏創新的痛點問題仍需解決。未來,康復醫療行業將在新興技術的推動之下穩步發展。
欲了解更多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報告《2024-2029年中國康復醫療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規劃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