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將是驅動汽車進化的核心動力
2024政府工作報告明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可見,在智能汽車的下半場,人工智能將是驅動汽車進化的核心動力。
當AI遇上智能汽車,不僅為經濟可持續發展帶來重要驅動力,也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帶來更多可能性。
3月27日,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副理事長、京東探索研究院院長何曉冬表示,AI大規模應用的下一站是智能汽車。
中國已成為全球汽車出口第一大國,在車載智能系統方面的應用場景巨大,AI端側也在從AIPC、AI手機轉向AI汽車。
根據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在過去的2023年中,中國汽車出口量達到491萬輛,同比增長 57.9%,出口對汽車總銷量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5.7%;汽車出口再創新高,成為拉動汽車產銷量增長的重要力量。
2023年整車出口前十企業中,奇瑞汽車出口量達到93.71萬輛,同比增長 101.1%,蟬聯中國品牌出口“一哥”。而比亞迪出口量則同比增長3.3倍,達到25.2萬輛。
此外,當前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迅猛,已經成為中國汽車快速發展和出口增長的新動力。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達到120.3萬輛,同比增長77.6%。
在當今全球化和數字化的背景下,企業之間的協作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涵蓋了軟件、硬件、通信、系統集成等多個領域,絕不是一家汽車企業或單個汽車行業單打獨斗便能完成智能轉型的,需要開放合作、跨界融合發展。
近年來,智能汽車行業備受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為不斷加快發展自動駕駛技術,國家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鼓勵智能汽車行業發展與創新,《“十四五”汽車產業發展建議》指出,充分發揮汽車大國市場的引領作用,開拓汽車產業全球化新局面,力爭經過“十四五”期間的努力,實現汽車市場平穩增長和汽車行業轉型升級向高質量發展,為建設汽車強國夯實基礎,到202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網絡安全體系基本形成。
智能汽車產業鏈上游企業包括感知、控制、通訊系統制造業,主要產品包括芯片、雷達,地圖等;中游企業包括執行系統制造業主要產品包括智能中控屏等;下游主要為開發測試和運營的服務業,科技型企業均能從中找到各自擅長領域作為突破口。
在政策支持、新興技術逐漸成熟的大背景下,我國汽車行業智能化、網聯化進程加速,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不斷升級,參與玩家持續增加,行業規模迎來高速增長。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智能汽車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中國正在建設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包括智能交通信號燈、智能交通管理系統、車路協同系統等,以支持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
國家發改委發布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提出,到2025年,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達到規模化生產,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智能交通系統和智慧城市相關設施建設取得積極進展,車用無線通信網絡(LTE-V2X 等)實現區域覆蓋,新一代車用無線通信網絡(5G-V2X)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開展應用,高精度時空基準服務網絡實現全覆蓋。展望 2035 到 2050 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體系全面建成、更加完善。
目前由于智能汽車行業普遍處于產業化初期,企業仍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因此對研發類人才的需求強烈。人瑞人才的調研顯示,60%以上的智能汽車企業表示研發類數字人才最緊缺。嵌入式軟件開發工程師、智能網聯工程師的緊缺程度最高,其次是汽車電子電氣工程師、測試工程師和智能駕駛系統工程師。未來隨著數字化轉型的推進,企業行業人才結構將由典型的金字塔結構演變為橄欖型結構,掌握數字技術的中高級技能人才占比將進一步提升。
智能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仍需要不斷的創新和技術突破。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汽車的智能化水平和安全性將不斷提高。同時,智能汽車的應用場景也將不斷擴大,如出租車、物流配送、公共交通等。智能汽車產業的未來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
報告對中國智能汽車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我國智能汽車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想要了解更多智能汽車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智能汽車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