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著“水果之王”之稱的榴蓮邁入采摘旺季,正大量進入國內市場,隨著供應量持續增大,榴蓮價格逐步“下探”,備受消費者青睞。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榴蓮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榴蓮屬于熱帶水果,原產地在馬來西亞,其余的主要產地有泰國、印度尼西亞、老撾、越南、緬甸、文萊、印度等國家。據統計: 2021年全球榴蓮種植面積增長至51.86萬公頃,產量達384.91萬噸。
近年來受益于消費結構升級及電商物流的發展,國內榴蓮需求持續攀升,2021年國內需求量達82.16萬噸,2014-2021年國內榴蓮需求年復合增速達14.65%。在需求及價格的雙重帶動下,榴蓮零售規模攀升。2021年我國榴蓮零售市場規模達到了490.2億元,2014-2021年國內榴蓮零售規模年復合增速達21.47%。
根據數據顯示,榴蓮價格持續“下探”的背后是中國—東盟農產品貿易的快速發展。產自東盟國家的熱帶水果,曾經受限于運輸、倉儲等條件難以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如今,通過中國與東盟之間便捷的跨境物流體系,東盟水果正源源不斷地進入到中國消費者的餐桌上。
位于廣西憑祥市的友誼關口岸是東盟國家水果進入中國的重要陸路通道。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經友誼關口岸進口鮮榴蓮4.8萬噸,價值18.5億元。其中越南鮮榴蓮進口增長勢頭迅猛,進口達3.5萬噸,價值12.8億元。
與此同時,完善的冷鏈物流體系和快速發展的電商平臺也為榴蓮在國內市場熱銷提供了有力支持。廣西百果園科技有限公司商品經理黎尤洋說:“隨著進口便利化程度不斷提升,加之冷鏈保鮮技術的進步,今年公司的榴蓮銷量比去年同期提升了20%,價格相比前幾年低約三到四成,不少門店的榴蓮都被訂光了。”
隨著榴蓮市場的擴大,越來越多的企業和資本將進入這個行業,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這將促使企業加大研發和創新力度,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以在市場中脫穎而出。品牌化將是榴蓮行業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通過品牌建設,企業可以提高產品知名度和美譽度,增強消費者忠誠度。同時,隨著全球化的加速,榴蓮的國際貿易也將更加活躍,榴蓮品牌有望走向世界。
榴蓮這一水果雖然不便宜,但卻深受中國消費者喜愛。數據顯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榴蓮消費國,2023年進口了140萬噸榴蓮,比前一年增長了近70%。
為了滿足更多人群的需求,一些生產商還創新了一系列加工榴蓮產品,如蛋糕、奶茶、咖啡,甚至火鍋,這些產品比新鮮榴蓮更便宜,在年輕消費者中越來越受歡迎。針對這一趨勢,海南省也有計劃在8月份建成中國首家榴蓮加工廠。
……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榴蓮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