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設備與計算機設備的主要區別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半導體設備行業供需分析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分析
半導體設備是制造半導體器件所必需的精密儀器和設備,是半導體行業的基石。半導體設備在半導體制造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對于實現高效、高質量的半導體器件生產尤為重要。
當前,以半導體設備為代表的半導體產業已經成為我國戰略性產業,它不僅僅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方向,更是大國間科技競爭的戰略制高點。
半導體設備產業鏈
半導體設備產業鏈中,上游為信息交互系統及設備本體構成;中游為半導體設備,光刻設備、刻蝕設備、薄膜沉積設備為三大核心設備;下游為半導體產品,主要分為四大類,集成電路、分立器件、光電器件和傳感器。
一、中國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率
半導體制造國產化勢必帶動設備國產化,國產設備進口替代趨勢明顯,替代空間巨大。目前半導體設備由基本由國外壟斷,離子注入設備、光刻設備、涂膠顯影設備國產化率低于10%,薄膜沉積設備國產化率低于20%,其中CVD設備國產化率為5%~10%,PVD設備國產化率在10%左右,刻蝕設備、氧化/熱處理設備國產化率低于30%,清洗設備、去膠設備國產化率高于30%。
目前,中國半導體設備行業已經形成“一超多強”的格局,行業龍頭北方華創在刻蝕、沉積、清洗、熱處理、檢測等半導體制造工藝流程中實現了除光刻外的全棧式覆蓋,構建了覆蓋面廣泛的半導體設備產品銷售管線,成為了行業內具備領先優勢的平臺級企業。
除北方華創外,國內大部分半導體設備企業如中微公司、拓荊科技、華海清科、芯源微、華峰測控和長川科技等多專注于單一工藝流程設備產品,在各自領域形成多強格局。其中,中微公司主要專注于刻蝕設備、MOCVD 設備領域,在產品級層面具備較大優勢。
二、半導體設備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技術創新驅動:隨著半導體工藝的不斷進步,對設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設備廠商需要不斷研發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以提高設備的性能和效率。特別是在光刻機、刻蝕機、薄膜沉積設備等核心制造設備領域,技術創新將直接推動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
智能制造趨勢:智能制造是未來制造業的發展方向,半導體設備行業也不例外。通過引入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設備的智能化、自適應、自修復,將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綠色環保要求:隨著全球環保意識的提高,半導體設備行業也需要更加注重環保。設備廠商需要研發更加環保、節能的設備,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污染排放,實現綠色生產。
國產化趨勢:隨著全球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中國等國家和地區在半導體材料和設備領域發力自主可控,逐步實現國產替代。這不僅有助于降低對外部供應鏈的依賴,也有助于提升本土企業的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市場需求驅動:物聯網、人工智能、汽車電子、智能手機、智能穿戴、云計算、大數據和安防電子等應用領域的強勁需求將持續推動半導體產業規模擴大,進而帶動半導體設備行業的發展。
未來,隨著下游市場需求提高及政策鼓勵的推動,國內半導體設備制造廠商將進一步擴充成熟制程產能、加大研發投入并拓寬產品品類,加速推進國產替代和自主可控裝備的研發生產進程。
未來十年,中國半導體設備產業的目標是將國產化率從目前的平均5%~10%提升到70%~80%以上甚至更高。這意味著國內半導體設備產業將迎來快速增長的機遇,并有望實現與國際廠商同臺競技的目標。
目前,仍有許多半導體設備的國產化率不超過20%,這意味著國產化空間仍然很大。隨著國內晶圓制造、封裝測試企業的快速發展和產能的不斷擴大,半導體設備行業的需求也將持續旺盛。
欲知更多關于半導體設備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投資前景規劃,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半導體設備行業供需分析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