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消費者對普洱茶的良好保健功效有了正確的認識,加上在以大益為代表的普洱茶品牌推廣普及下,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喝普洱茶并帶動周圍的人群品飲普洱,同時隨著新式茶飲等茶相關產業持續擴張,對普洱茶等茶需求持續增長,有望一定程度上帶動需求提升。
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普洱茶行業的上游為包括茶農和茶場在內的種植端,中游為包括茶葉生產、加工廠商在內的生產端以及茶葉經銷商、貿易批發市場、各種賣場所構成的渠道端,下游即各類消費者,除具備消費屬性外,因其存放時間越長而越香使其具備一定的收藏價值。
為確保普洱茶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普洱茶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普洱茶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目前,勐海縣茶葉種植面積達90.59萬畝,位居全國縣級第一位,有機茶園認證面積、產量穩居全省縣級第一,率先在全國開展生態低碳茶園認證。全縣注冊登記各類茶葉經營主體超萬戶,獲SC茶葉企業400多家,規模以上茶企達26戶,擁有國家級龍頭茶企2戶、省級龍頭茶企7戶、州級龍頭茶企10戶、縣級龍頭茶企2戶,擁有涉茶類馳名商標5件、馬德里商標8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17件(居全省縣級第一)。勐海縣茶產值、產量和稅收一直位居云南普洱茶產業榜首,是全省茶產業綜合產值唯一突破百億的重點產茶縣。先后獲得了中國西部最美茶鄉、中國茶業品牌影響力十強縣、中國茶業百強縣、全國普洱茶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十三五”茶業發展十強縣、2021年度“‘三茶統籌’示范縣”、云南省“一縣一業”創建示范縣等一張張靚麗名片。
持續擦亮“生態有機”名片。普洱市堅持把第一車間建在茶園,在全國率先實施生態茶園改造,全市獲有機認證企業、面積和證書數量居全國地級市第一位。2023年上半年,已啟動6.1萬畝有機茶園初次認證,已完成14個茶葉初制所改造,通過讓茶園變茶林、綠色變有機,加快綠色化、標準化初制工廠建設,全面提升普洱茶品質。
抓好茶樹種質資源提升。開展普洱茶基因編輯、遺傳育種、品種選育及品種適制性等研究,建設茶樹種質資源庫。目前,已建成2個茶樹種質資源圃,共收集保存優良茶樹種質資源2117份。普洱市第一個國家級無性系茶樹新品種“秧塔大白茶”通過國家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
打造茶鄉旅游精品線路。“景邁山是我最喜歡的一座古茶山。”“在景邁山,感受到當地少數民族群眾與茶相伴、以茶為生的茶文化魅力。”今年春節假期,擁有千年古茶樹、被譽為“世界茶樹博物館”的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區吸引了近3萬名游客前往,這里也是普洱市茶旅融合初見成效的縮影。近年來,普洱市在茶源尋根、茶俗體驗、莊園度假、養生旅游等領域探索創新,打造了一批茶鄉旅游精品線路。
普洱茶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2022年12月29日,云景飛林40萬方輕質超強刨花板項目開工建設;2023年年初,云景林紙榮膺第五批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作為中國林漿紙板一體化典范企業和云南省林業農業龍頭企業,云景林紙見證了普洱市現代林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歷程。
用好生態優勢、落實林長制、做活“林文章”是普洱市現代林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密碼”。2023年上半年,全市發放采伐許可證13252份,落實人工造林面積0.9萬畝,完成義務植樹約112萬株;普洱林產業集團已完成國儲林一期項目資源整合24.39萬畝,完成建設9萬畝,完成投資2.59億元。
落實林長制,實現“林長治”。通過構建市、縣、鄉、村、組五級林長制體系,建立“林長+檢察長+森林警長”工作機制,實行責任倒查追究和“黑名單”管理辦法,扎實推進林長制各項工作落地生根。今年上半年,組織完成市級林長巡林12次、縣級林長巡林238次、鄉級林長巡林4928次、村級林長巡林11066次和市級督察10次;完成2022年度省級考評反饋問題整改4項;完成林長制公示牌制作安裝1683座。
了解更多行業數據詳情,可以點擊查閱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普洱茶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