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政務是指政府機構運用現代網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將政府的管理和服務職能通過精簡、優化、整合、重組后在互聯網上實現,以打破時間、空間以及條塊分割的制約,從而加強對政府業務運作的有效監督,提高政府的科學決策能力。它為社會公眾提供高效、優質、廉潔的一體化管理和服務,是政府實現精細化管理的重要輔助。
近年來,我國電子政務市場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政務服務線上化速度明顯加快,網民線上辦事使用率顯著提升。我國經濟相對發達,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較為完善地區的電子政務行業發展相對其他地區發展較快,從上市企業以及代表性非上市廠商分布來看,我國電子政務相關企業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從省市分布來看,北京市、廣東省、福建省為電子政務供應商分布較為密集,其中北京電子政務產業布局最為完善。
近年來,公眾服務需求的日益增長,推動電子政務的高質量發展。據統計,2023年,我國電子政務行業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2569億元增長至4475.8億元,其中電子政務服務規模從2016年的742.44億元增長至1403.16億元。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電子政務將進一步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應用將推動電子政務的創新和升級。政府將更加注重用戶體驗和個性化服務,不斷提升電子政務的水平和效能。
電子政務行業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硬件設施和基礎技術,硬件設施供應商主要包括中科曙光、華為、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基礎技術供應商主要包括科大訊飛、中興通訊、用友軟件等;行業中游為電子政務,主要服務商包括太極股份、浪潮軟件、航天信息等,這些企業直接服務于政府部門的信息化建設;行業下游行業主要應用于政府部門,政府門戶網站是電子政務的核心,提供全面的政府信息和在線服務入口,近年來,政府越來越重視信息化和網絡安全投入,不斷加強其信息化和安全建設。
目前,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4-2029年電子政務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研究分析
我國電子政務排名從 2012 年的第 78 位上升到了 2022 年的第 43 位,成為全球增幅最高的國家之一。其中,2022 年我國在線服務在國際上排名第 13 位,電信設施排名達到第 47 位。這兩項指標的排名上升,反映出中國數字政f近年來取得的良好的進步。
數據顯示,我國已建設 26 個省級政務數據平臺、257 個市級政務數據平臺、355 個縣級政務數據平臺,各地區、各部門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匯聚編制政務數據目錄超 300 萬條,信息項超2,000 萬個。同時,政務云和國家公共數據開放體系加快構建,全國 3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云基礎設施基本完成,全國一體化政務數據共享樞紐已接入各級政務部門 5,951 個,發布 53 個國務院部門的各類數據資源 1.35 萬個,累計支撐全國共享調用超過 4,000 億次。我國的政務數據平臺建設已取得初步成效。
數字政務是指在計算機、網絡通訊等技術支撐下,政f部門日常辦公、信息收集與發布、公共管理等事務在數字化、網絡化的環境下進行的行政管理形式,即政務與軟件信息技術的結合,該概念是對 2002 年“十五計劃”以來“電子政務”、“政務信息化”等概念的繼承和延伸。
隨著新興技術在政f領域的進一步深入應用,基礎信息資源庫、電子政務信息系統等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的持續推進,我國數字政f市場將保持高速發展態勢。在“十四五”及數字政f相關政策的驅動下,整體市場規模預計到 2026 年將超過 2,000億元人民幣。
目前,我國數字政f建設已進入場景驅動的服務理念創新、服務模式重構的新階段,“不見面審批”、“一次都不跑”、“最多跑一次”、“24 小時不打烊”、“一辦到底”等新型政務服務模式持續涌現,在充分發揮數據賦能基礎上,構建緊密融合的業務協同機制,實現業務場景的橫向拉通與縱向穿透,進而打造多跨協同的應用場景成為數字政f各業務場景建設重點。
欲知更多關于電子政務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投資前景規劃,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4-2029年電子政務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