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數據等新技術快速發展,自動駕駛技術在交通運輸領域加快應用,由封閉場地測試到道路測試、由試點示范到商業試運營快速迭代。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紛紛出臺政策,允許自動駕駛汽車在特定區域、特定時段從事城市公共汽電車、出租汽車、物流配送等商業化試運營,且應用規模不斷擴大。
從2023年初開始,特斯拉、小鵬、理想、蔚來、問界等品牌接連推動城市NOA (Navigate On Autopilot,自動輔助領航駕駛)的落地。而智己、比亞迪等一系列品牌,也都計劃在2024年落地城市NOA。可以預見,隨著各大車企的陸續落地,自動駕駛也將迎來蓬勃的發展。
為確保汽車自動駕駛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汽車自動駕駛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汽車自動駕駛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到2035年,我國自動駕駛技術要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將“加強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產業鏈”作為交通強國建設的重要內容。當前,使用自動駕駛汽車從事運輸經營的基本要求還不明確,不適應自動駕駛汽車健康有序發展需要,且安全壓力日益增加。
在此后的時間里,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河南、長沙等40余個省市出臺了細致的管理辦法,實現了道路測試、載人測試、示范運營到無人化等多個階段劃分和覆蓋,并紛紛建立道路測試、示范應用政策先行區,確保將產業落到實處。
2023年更是全速推進,全國及地方智能駕駛政策陸續出臺,從上層政策框架、道路測試、數據管理、示范應用等多方面入手,逐漸完善政策體系,為更高階自動駕駛大規模量產持續鋪路。
特別是去年11月中旬,四部委印發通知,部署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要求具備量產條件L3、L4級智能網聯車在限定區域內開展上路試點,并首次明確事故責任判定。
自動駕駛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同為一線城市的廣州,雖然在2018年還沒有出臺相關的自動駕駛法規,但卻已允許部分企業“先行先試”。2019年底,廣州開始了Robotaxi的商業化試運營,前期有安全員陪同,后期會過渡到無人陪同。
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自然也不甘落伍。在目睹了北上廣各種爭第一后,深圳,率先吃螃蟹出臺地方法規允許L3級自動駕駛車輛上路,并對L3-L5級自動駕駛的權責等行業前沿問題進行界定,在自動駕駛立法上走在其他城市前面。
在自動駕駛功能落地的過程中,單車對于周邊環境的實時感知能力越弱、對地圖等先驗信息的精度要求就會越高。此前海內外主機廠主要通過CNN等傳統小模型+后融合技術來完成單車實時感知,但在面對城區等復雜場景時,最終感知的精度難以滿足后續規劃及決策的要求。因此,在實際落地過程中,主機廠不得不強依賴于高精度地圖來獲得充分的先驗信息輔助完成環境感知。而高精度地圖卻存在著覆蓋范圍有限、更新頻率低、迭代成本高等問題,依然無法有效滿足城市NOA規模化推廣的要求。
未來,想要了解更多汽車自動駕駛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汽車自動駕駛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