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是一種模擬真實肉類口感和外觀的食品,但它并不是真正的動物肉。人造肉通常是由植物蛋白、動物細胞培養或微生物發酵等方法制成的。
“人造肉”主要分為用植物特定蛋白合成的“植物肉”和用動物干細胞培養的“細胞肉”兩大類。“人造肉”可有效減輕畜牧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節省土地、糧食作物、水等自然資源;其次具有零膽固醇、低脂肪和少量膳食纖維等優勢;同時也有利于緩解肉類農產品供應壓力。
“人造肉”在國外已經發展了十余年,但該概念的走紅已是2019年,彼時,美國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人造肉第一股”。此后,“人造肉”概念持續升溫,尤其從2020年開始,全球對這一領域的投資節奏明顯加快,并且創業公司的業務方向多元,涉足從原材料、生產設備到終端產品的全供應鏈,終端產品也從畜牧產品到水產品越來越多元,初步形成了專業化分工,同時,一些著名公司紛紛獲得大額融資。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人造肉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顯示:
我國涉及“人造肉”領域的上市公司有數十家,不少公司早已布局。在A股市場,山東赫達、雙塔食品、華寶股份、東寶生物、誠志股份等十余家企業成為“人造肉”行業的先行者。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健康、環保和動物福利的關注不斷增加,人造肉逐漸成為了一個備受關注的新興產業。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發展合成生物學技術,探索研發“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實現食品工業迭代升級,降低傳統養殖業帶來的環境資源壓力。
發展人造肉契合我國農業綠色低碳的重大戰略需求,能保障日益增長的蛋白食品有效安全供給,有助于提升國民健康水平和公共衛生安全風險管控。國外人造肉研究和產業發展起步早、發展快,而我國目前處于起步階段,特別是細胞培養肉的研究和開發還任重道遠。
根據原料不同,替代蛋白質可分為微生物蛋白、細胞蛋白、昆蟲蛋白和植物蛋白,其中植物蛋白的消費者教育程度最高,市場占比最大。數據顯示,到2035年,更快的技術創新和全面的監管支持可能會使基于植物、微生物和動物細胞的替代蛋白質的消費量從2020年的2%大幅增長至22%。近年,爭取從肉類市場中分一杯羹的替代蛋白質初創公司憑借良好的口味、概念、健康功能等多重優勢,已經迅速進入公眾視線。現在,隨著這些企業逐漸向市場滲透,他們開始將目光投向主流賽道,并嘗試通過更低廉的價格優勢吸引更多消費者。
目前,肉類替代品的銷售額約占肉類市場總量的1%,而價格、口味和健康功效是這些公司努力擴大消費者基礎的關鍵因素。業內人士預測,人造肉類的零售價格將在2—3年內與真肉持平。
此外,人造肉被推崇的原因之一在于,其可以有效減輕畜牧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節約大量的土地、糧食作物、水資源等自然資源。有數據顯示,假設全世界10%的動物肉由人造肉取代,將節約1.76億噸二氧化碳排放,減少86億立方米用水。
人造肉具有零膽固醇、低脂肪和少量膳食纖維等優勢,可以避免過度的肉類攝入所引發的各類疾病,符合健康消費的飲食觀念。中國市場上,一份報告顯示,有超過50%的受訪者表示不愿意嘗試人造肉,有36%的中國消費者表示對人造肉并不了解。
隨著人造肉的發展,其口感體驗有所改善,但仍無法與傳統肉食相比。在嘗試模仿肉類風味時,處理植物蛋白的異味和保持特殊部位的口感,給人造肉企業帶來挑戰。例如,在用植物蛋白配制食品時,通常會出現苦味、澀味等,且不能模仿咀嚼骨頭、筋膜等特殊部位的口感,需要通過其他技術加以彌補。
國外人造肉產品多利用分子生物學、大分子物理等技術,將蛋白結構轉換成肉類的纖維狀結構,實現對動物肉的全真模擬,口感、氣味跟真正的肉類制品相差無幾。而由于國內人造肉行業起步晚,在開發過程中,產品調味、素肉結構及工業化設備等發展瓶頸亟待解決。
目前人造肉在國內市場滲透率還不高,品種較為單一。有業內人士認為,我國植物蛋白肉食品需立足于獨特的飲食文化,開發多元化植物蛋白肉食品,逐步發展到各類中式菜肴領域,例如火鍋類、粵菜類等,中式菜肴的豐富度讓人造肉行業在未來的發展具備更大的想象空間,行業前景值得期待。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人造肉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