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熱行業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熱力生產和供應行業指的是利用煤炭、油、燃氣等能源,通過鍋爐等裝置生產蒸汽和熱水,或外購蒸汽、熱水進行供應銷售、供熱設施的維護和管理的活動。熱力供應屬于供熱地區冬季生活必需品,需求較強,熱力企業享受政府財政補貼和稅務優惠,具有區域壟斷優勢。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都將帶動熱能消費的持續增長。
由于城市供熱服務具有可替代性低、非排他性、公用性和公益性的特點,因此具有了準公共物品的特性。準公共物品的特性決定了該類產品和服務的提供必須是介于政府和私營部門之間,由市場和政府通過一定的機制結合來解決該行業產品的供給問題。
當前,中國城市集中供熱的熱源結構主要由燃氣鍋爐、燃煤鍋爐和熱電聯產占據主導地位,同時輔以其他多種熱源方式作為補充。然而,隨著清潔能源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推動,清潔能源在供熱中的應用逐漸增多。生物質能源、地熱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供熱方式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推動了城市供熱行業的綠色轉型。
住建部《2022年中國城市建設狀況公報》顯示,2022年年末,全國城市集中供熱面積達111.25億平方米,同比增長4.92%,供暖管道長度達49.34萬公里,增速6.9%,兩項數據分別較2013年時增長96.4%、177%,城鎮集中供熱水平不斷發展。其中,山東集中供暖面積達19.23億平方米,在全國范圍內遙遙領先,增長勢頭同樣明顯,集中供暖面積和管道長度分別較2013年增長154%、202.2%,高于全國水平。
近兩年投資金額較穩定,2021年投資金額為397.3億元,較上年增長0.89%,2022年城市集中供熱固定資產投資達到401.27億元,估算2023年城市集中供熱固定資產投資達到406.09億元。
圖表:2020-2023年中國城市集中供熱固定資產投資(億元)
資料來源:中研普華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8年中國集中供熱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咨詢報告》顯示:
2023年估算全國集中供暖行業營收規模達到1.86萬億元。由于集中供暖行業具有明顯的區域性特點,眾多供暖企業的業務布局主要集中在部分省市,而占全國供暖市場份額的比重偏低。因此,全國集中供暖行業整體市場格局分散,行業集中度低,尚未存在行業龍頭。一般市政管理局是城市規劃區內集中供熱的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貫徹落實國家集中供熱相關的法律法規,對供熱企業、從事供熱生產經營性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監督和管理。規劃、公安、工商、交通、水利、環保、電力、郵電等相關部門應根據各自職責,積極配合,共同做好城市集中供熱管理工作。
集中供熱行業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形成了多個梯隊的企業競爭格局。第一梯隊主要由國有電力公司和能源公司構成,如中石化、國家電網等,這些企業憑借深厚的資源積累、強大的技術儲備以及豐富的項目經驗,占據了行業的主導地位。第二梯隊主要由傳統熱力公司和新涌現的新能源公司組成,這些企業以較強的盈利能力為特點,通過持續的技術升級和市場拓展,逐步在行業中站穩了腳跟。第三梯隊主要由中小熱力公司和新進入參與者構成,受限于規模和技術的局限性,這些企業的業務主要局限于局部地區。
為了推動集中供熱行業的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這些政策不僅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還推動了清潔能源供熱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未來,隨著政策的不斷完善和落實,集中供熱行業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從國家實施節能長遠發展戰略的角度來看,必須對城市集中供熱系統進行大力發展,特別是加速發展計算機監控系統,使得系統操作越來越趨向于簡單化、智能化、提供非常簡單直觀的圖形化界面,只需通過按鈕或圖形,便可讓用戶實現設備的參數設置、設備的啟停和其他操作,實現專業技術人員能夠遠程進行監控和指導,逐步推廣計量收費方法和研究按熱量計計量收費需要的戶內采暖系統。
一方面,隨著環保政策的加強和居民對高品質供暖服務需求的提升,供熱企業需要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以滿足市場需求。另一方面,清潔能源供熱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為城市供熱行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通過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供熱企業可以實現綠色轉型升級并提高市場競爭力。
綜上所述,集中供熱行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熱源結構逐步優化,市場競爭激烈且技術發展趨勢明顯。同時,政策環境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持。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不斷完善,集中供熱行業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8年中國集中供熱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咨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