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護,指的是對具有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的歷史遺留物采取的一系列防止其受到損害的措施。加強文物保護對于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鞏固民族團結和維護國家統一,都具有重要意義。
合理利用和管理文物,能夠促進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的發展,擴大就業,促進當地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
《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實施方案》新修訂出臺
近日,《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實施方案》完成修訂,正式對外公布。新方案將提升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水平,推動文化旅游融合和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的建設任務包括歷史文化名城和街區等保護提升、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利用和考古發掘、重點地區考古標本庫房建設等。
《實施方案》指出,歷史文化名城和街區等保護提升項目,需列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和中央城市工作會議要求劃定的歷史文化街區等相關名錄中,且能兼顧其他不同級別和類型的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需要,避免內容過于單一。
《實施方案》特別提到,支持反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程、黨和國家建設成就的當代主題博物館建設。支持依托國家級重要建設工程、科學工程、國防工程等大國重器建設展陳展示、配套服務設施。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文物保護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顯示:
截至目前,我國擁有57處世界遺產,各類不可移動文物76萬余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058處;全國備案博物館達6565家;國有可移動文物1.08億件(套)。
我國新增備案博物館382家,全國博物館總數達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全年舉辦線下展覽3.4萬場、教育活動近23萬場,接待觀眾5.78億人次,推出線上展覽近萬場、教育活動4萬余場,網絡瀏覽量近10億人次,新媒體瀏覽量超過百億人次。通過持續完善博物館免費開放政策,我國90%以上的博物館實現免費開放。
文物保護法規制度不斷健全,制定修訂實施《博物館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各地出臺實施200多部地方性文物保護法規。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文化遺產價值的認識不斷提高,以及科技手段的不斷進步,文物保護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中央財政每年投入12億元,每年平均建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物安全防護工程約400項,為一大批被盜風險較高的古文化遺址、帝王陵寢、古墓葬、石窟寺石刻等安裝配備了入侵報警、視頻監控、電子巡查等安全防范系統和設施設備,文物安全防范和預警能力不斷增強。
2023年,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數量持續增長,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總量達26629處,黨的十八大以來增加60%。軍隊營區、中華老字號、風景名勝區、漁業等多領域中的文物保護不斷加強。
現代科技手段如衛星遙感、無人機、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在文物風險識別、評估、控制、預警等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極大地提高了文物風險防控能力。同時,文物修復技術也日新月異,傳統的修復手法與現代科技相結合,使得文物修復更加精準、高效。此外,文物保護行業還逐漸形成了從文物保護規劃、考古發掘、修復保護到展示利用的全鏈條服務,為文物的保護和傳承提供了更加全面、系統的解決方案。未來,文物保護行業將向科技化、專業化、系統化的方向發展。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文物保護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