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現貨交易作為電力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在全球及中國市場均呈現出顯著的發展態勢。電力現貨交易是通過議價方式購買或出售電量的一種交易方式,以實時電力供需為基礎進行交易,能夠更準確地反映電力市場的供需關系和價格變動。隨著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深入和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建設,電力現貨交易市場的活躍度和市場化程度不斷提升。
一、電力現貨交易行業現狀
1. 市場規模與覆蓋范圍
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在中國采取試點先行的方式,多個省份和區域市場相繼開展了電力現貨市場試運行。截至2024年,電力現貨市場已經實現了部分省份和區域市場的覆蓋,并且覆蓋范圍正在逐步擴大。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的電力現貨市場首批試點情況,山西、廣東、山東、甘肅四省已陸續轉入正式運行。第二批試點中,除上海市以外,均已完成整月連續結算試運行。非試點地區中,大約50%的地區已啟動結算試運行。此外,省間電力現貨市場也轉入正式運行,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全面進入加速期。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電力現貨交易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自2022年1月啟動試運行以來,省間電力現貨市場已覆蓋國家電網經營區和蒙西地區,交易主體超過6000個,涵蓋多類型發電主體,累計交易電量超過880億千瓦時。這表明電力現貨交易在中國市場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且發展速度迅猛。
2. 行業主要特征
電力現貨市場具有統一性、開放性、競爭性、有序性、合理性、高效性、激勵性和融合性等主要特征。
統一性:現貨市場是由各地現貨市場組成的有機整體,不存在市場分割,且按照統一規則、標準和監管等整體運行。
開放性:允許不同類型的經營主體自由參與現貨市場,各地現貨市場相互開放,電力商品能夠在更大范圍自由交易。
競爭性:經營主體能夠及時、全面和準確地獲得各類信息,公平參與市場。供需雙方通過競爭方式確定市場交易量和價格。
有序性:經營主體在現貨市場規則下開展經營活動,確保市場運行有序。同時,經營主體在監管體系下開展市場交易,確保市場監管有序。
合理性:電力現貨市場設計遵循了電力系統運行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被各個經營主體認可,具備可行性。
高效性:電力現貨市場能夠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同時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場交易效率。
激勵性:通過現貨價格信號激勵發電企業調整出力,實現資源最優配置。同時激勵用戶移峰填谷,促進新能源消納。
融合性:國家、區域和省級現貨市場能夠相互融合,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同時,能與碳市場等外部市場融合,提高市場整體效率。
3. 產業鏈結構
電力現貨交易行業產業鏈包括上游的發電側、中游的電力交易市場和下游的用電側。
上游發電側:主要包括煤電發電廠、風電場、光伏電站等。這些發電主體通過競價等方式參與電力現貨市場,根據市場價格信號調整發電出力。
中游電力交易市場:是發電企業和用電企業之間進行電力交易的平臺。電力現貨市場通過實時供需匹配和價格發現機制,實現電力資源的優化配置。
下游用電側:包括各類工業、商業和居民用戶等。這些用戶根據市場價格信號和自身用電需求,選擇購買電力現貨或參與電力市場交易。
4. 競爭格局
隨著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深入和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建設,越來越多的發電企業、售電公司和用電企業參與到電力現貨交易中,競爭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中。
一方面,傳統發電企業如煤電發電廠、水電發電廠等積極參與電力現貨市場,通過提高發電效率和調整發電出力來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另一方面,新能源發電企業如風電場、光伏電站等也逐步進入電力現貨市場,通過競價等方式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此外,售電公司和用電企業也積極參與電力現貨交易,通過優化用電計劃和購買策略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1. 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預計未來幾年內,中國將實現省級現貨市場的全覆蓋,電力現貨交易市場規模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隨著新能源的大規模接入和電力系統的復雜化,電力現貨交易市場的需求和潛力將進一步釋放。
一方面,新能源發電量的不斷增加將推動電力現貨市場的交易規模不斷擴大。新能源發電具有間歇性和不確定性等特點,需要通過電力現貨市場進行實時供需匹配和價格發現,以實現電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另一方面,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深入推進將促進更多發電企業、售電公司和用電企業參與到電力現貨交易中,進一步推動市場規模的增長。
2. 清潔能源交易占比提高
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清潔能源的發展將成為未來電力行業的重要趨勢。太陽能發電、風電等非化石能源將繼續快速發展,其在電力結構中的比重將進一步提升,因此電力交易市場中清潔能源交易的占比也將逐漸提高。
清潔能源發電具有環保、低碳、可持續等優點,符合全球能源轉型和綠色發展的大趨勢。隨著清潔能源發電量的不斷增加和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深入推進,清潔能源交易在電力現貨市場中的占比將逐步提高。這將推動電力現貨市場向更加綠色、低碳、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3. 數字化轉型推動創新發展
儲能技術、智能電網技術等新技術的不斷進步為電力現貨交易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隨著智能電網和數字化技術的發展,電力現貨交易將更加智能化和數字化,提高交易效率和準確性。
一方面,智能電網技術的應用將提高電力系統的自動化水平和智能化程度,實現電力供需的實時匹配和價格發現。通過智能電網技術的應用,電力現貨市場可以實現更加精準的交易和調度,提高電力資源的優化配置效率。另一方面,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將推動電力現貨交易市場的創新和發展。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電力現貨市場可以實現更加智能化、自動化的交易和管理,提高交易效率和準確性。
4. 競爭格局日益激烈
電力現貨交易的競爭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新能源、儲能等新型市場主體的加入加劇了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
一方面,新能源發電企業的快速發展將推動電力現貨市場的競爭格局發生變化。新能源發電企業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環保等優點,將逐步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儲能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儲能電站的建設將推動電力現貨市場的競爭格局進一步發生變化。儲能電站可以實現電力的儲存和調節,提高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將成為電力現貨市場中的重要市場主體。
5. 市場規則和政策支持不斷完善
電力現貨市場的健康發展需要完善的市場規則和政策支持。隨著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深入推進和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建設,電力現貨市場的規則和政策將不斷完善。
一方面,國家將加強電力現貨市場的監管和調控,建立健全市場規則和政策體系,保障市場的公平、公正和透明。通過加強市場監管和調控,可以防范市場風險和維護市場秩序,保障電力現貨市場的健康發展。另一方面,國家將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電力現貨市場的發展。這些政策措施包括稅收優惠、資金支持、技術創新等方面,將推動電力現貨市場的快速發展和壯大。
1. 市場規則有待健全
部分地區交易時序、交易組織、交易流程等規則不合理,影響了現貨市場健康發展。不同地區交易模式、交易品種、交易結算等規則不統一,制約了跨省跨區現貨市場交易。
應對策略:優化現貨市場頂層設計,制定統一的市場規則和政策體系。現貨市場設計要滿足安全、清潔、低碳、靈活等多重目標,適應新型電力系統運行規律,兼顧不同主體利益訴求,營造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同時,要加強市場監管和調控,保障市場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2. 市場銜接有待加強
現貨市場與中長期市場、現貨市場與輔助服務市場、現貨市場與綠證市場、現貨市場和碳市場、省內現貨市場與省間現貨市場等銜接還不順暢,降低了電力資源配置效率、影響了現貨市場高效運行。
應對策略:加快不同市場有效銜接,開展高頻次中長期分時電力交易,促進中長期和現貨市場銜接。通過調頻和現貨電能量市場聯合出清,實現輔助服務市場與現貨市場銜接。建立聯合調度、價格聯動等協調機制,推進省間和省內現貨市場銜接。通過價格傳導機制、區塊鏈技術等,推動碳市場、綠證市場和現貨市場銜接。
3. 市場活力有待釋放
大部分地區仍然實施“雙軌制”模式,導致競爭不充分、資源配置扭曲,降低了市場活力。省間壁壘、輸電通道不足等限制了電力資源在更大范圍內優化配置,抑制了市場活力。
應對策略:提升現貨市場適應能力,提高適應新能源和其他新型主體的能力。優先組織集中式新能源參與日前市場,需求不足部分再由火電通過日前市場滿足。針對分布式新能源,通過虛擬電廠或微電網開展供需內部交易,余缺部分再參與日前市場交易。同時,建立反映新型主體成本和價值的現貨市場交易機制,合理傳導新增系統成本。
4. 市場功能有待完善
與新能源、新型電力系統特性相適應的現貨市場機制缺失,影響了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現貨價格信號的引導功能需要強化,以便釋放更多靈活性資源、引導電網優化投資等。
應對策略:完善現貨價格形成機制,將部分系統成本納入新能源報價之中,合理反映新能源真實的邊際成本。引導用戶報量報價,合理反映真實供需關系。合理設置交易報價上限和下限,釋放準確的現貨市場價格信號。建立省間現貨和省內現貨價格聯動機制,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效率和促進清潔能源消納。
如需了解更多電力現貨交易行業報告詳情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電力現貨交易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