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水運固定投資額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水路運輸是以船舶為主要運輸工具、以港口或港站為運輸基地、以水域包括海洋、河流和湖泊為運輸活動范圍的一種運輸方式。水運仍是世界許多國家最重要的運輸方式之一。
中國水運產業的上游包括船舶與集裝箱等運輸設備的設計、制造、維修等;中游包括船舶和港口的運營、航次管理與航線開拓等;下游則主要是有貿易與運輸需求的企業。
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下降后,自2020年以來,水運固定投資額持續增長。例如,2023年水運固定投資額達到2016億元,較2022年增長了20.1%。中國水運貨運量總體呈現波動增長的趨勢。2023年,中國水運貨運量達到93.67億噸,較2022年增長了9.5%。在客運方面,2020至2022年受疫情管控影響,居民出行減少,水運客運量降至1.5億人次水平以下。但隨著居民出行恢復,2023年水運客運量恢復至2.57億人次,較2022年大幅增長。
國內沿海航運干散貨運輸市場需求增長,運價震蕩上行;液貨危險品運輸市場需求總體平穩,運力供給相對穩定;集裝箱運輸市場運力小幅提升,運價同比上漲。內河航運貨運量穩中有升,客運量有待恢復。其中,干散貨運輸市場平穩增長,集裝箱運輸市場呈現較快增長態勢。海峽兩岸航運市場基本穩定,但貨運量和客運量受多種因素影響出現波動。國際航運市場波動劇烈,受全球經濟形勢、俄烏沖突、疫情反復、通脹壓力攀升等多種因素影響。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水路運輸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顯示:
根據水運業務收入的規模,中國水運行業可劃分為三個競爭梯隊。處于行業第一梯隊的是中遠海控,水運業務收入超500億元;處于第二梯隊的企業業務收入在100~500億元之間;處于第三梯隊的企業業務收入不超過100億元。
近年來,國家對水運標準體系建設、基礎設施發展、污染治理等方面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支持水運行業的發展。隨著“十四五”規劃的深入實施,中國水運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一方面,國家將加大對水運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提高水運的通行能力和服務質量;另一方面,水運行業也將積極應對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和市場競爭的挑戰,加強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
預計未來幾年,全球水路運輸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特別是在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的推動下,行業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和技術的不斷進步,水路運輸行業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企業需要通過提高服務質量、降低成本、加強技術創新等手段來增強市場競爭力。
老舊船舶將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環保、節能、高效的現代化船舶,這將有助于提升水路運輸行業的整體運輸效率和服務質量。船舶大型化、專業化趨勢將更加明顯,大型船舶在降低單位運輸成本、提高運輸效率方面具有顯著優勢,而專業化船舶則能更好地滿足特定領域的運輸需求。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的不斷應用,水路運輸行業將實現更加精準、高效的運營和管理。智能船舶和自動化碼頭的建設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通過集成先進的感知、通信、控制等技術,實現自主航行、智能避碰、遠程監控等功能,提升碼頭的作業效率和安全性。
綜上所述,水路運輸行業市場未來發展趨勢呈現出需求持續增長、運力供給結構優化、智能化數字化發展、綠色低碳發展以及政策支持與標準建設等特點。這些趨勢將共同推動水路運輸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為全球經濟貿易的繁榮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水路運輸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