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水路貨運量累創新高。2023年水路貨運量達到93.7億噸,首次突破90億噸的大關。水路運輸是指利用船舶、排筏和其他浮運工具,在江、河、湖泊、水庫、人工水道和海上進行貨物、旅客和資金的運輸活動。這種運輸方式以水域(包括海洋、河流和湖泊)為運輸活動范圍,以港口或港站為運輸基地。
在現代社會,水路運輸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由于水路運輸利用的是自然水道,其建設和維護成本相對較低,同時船舶運輸的能耗也較少,因此整體成本較低。
水路運輸行業發展現狀
水運以其運能大、成本低、污染小、占地少等顯著優勢,在我國綜合運輸體系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發揮著關鍵作用。根據統計數據,至2021年底,我國內河航道的通航里程已經擴展到12.8萬公里,同時擁有生產用碼頭泊位共計20867個。這些基礎設施的完善,不僅有效支撐了國家經濟的發展,還推動了長三角、津冀、粵港澳等區域世界級港口群的形成,進一步提升了我國水運的國際競爭力。
今年1—5月份,水路貨運量完成了38.6億噸,同比增長了7%;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突破了1.3億標箱,同比增長8.8%。從內河來看,長江和西江干線上的三峽船閘和長洲樞紐船閘今年以來合計通過貨物1.7億噸,同比增長了13.8%。
1—5月,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完成了22.2萬噸,同比增長了8.9%。沿海和內河、內貿和外貿水路貨物運輸均呈增長態勢。
在投資方面,水運建設投資保持高位運行。1—5月水運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了786億元,同比增長7.2%。一批水運重大項目建設正在穩步推進,平陸運河工程累計完成了335億元,3座大型樞紐均已進入了船閘主體施工階段。小洋山北作業區集裝箱碼頭項目去年開工以來已累計完成投資約45億元。長江干線武漢至安慶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今年正式建成投用,實現了萬噸級江海船舶常年直達武漢,有力服務了中部地區的崛起。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水路運輸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顯示:
從中國水運產業鏈區域分布來看,水運相關企業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地區。其中,廣東、上海、江蘇的水運產業鏈較為完整,涵蓋船舶與集裝箱制造、水路運輸等環節。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國際貿易的不斷擴大,水運行業將繼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作為一個水資源豐富的國家,中國通過大力發展水路運輸,充分發掘了河流、湖泊和海洋等水域資源的巨大潛力,實現了貨物的快速、安全和高效運輸。特別是在跨國貿易中,水路運輸展現出了無可比擬的優勢,它連接著世界各地的港口,為中國的進出口貿易提供了便捷而經濟的物流通道。這不僅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繁榮,也為中國經濟的全球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日前,交通運輸部印發實施了《關于新時代加強沿海和內河港口航道規劃建設的意見》,提出了加快建設國家港口樞紐體系,全面攻堅國家高等級航道,打通內河航運堵點卡點,實施內河水運聯通體系工作,高質量構建現代化港口與航道體系等政策措施。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環保意識的提高,未來水路運輸行業將更加注重綠色環保和智慧化升級,實現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的運輸服務。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海關總署、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中國行業研究網以及國內外多種相關報刊雜志媒體提供的最新研究資料。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水路運輸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