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合肥發放2024年汽車新購消費券的活動。
活動背景與目的
為激發有潛能的消費,合肥市政府決定發放汽車新購消費券,以促進汽車市場的銷售,并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后市場深度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分析
活動時間
消費券發放時間:2024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
每天刷卡立減時間段:10:00至21:00,POS單不在此時間范圍內的不享受補貼。
活動規模與補貼總額
消費券總額:4400萬元。
參與車企數量:336家。
補貼對象與條件
補貼對象:在參與活動的汽車零售企業處購買非營運性質汽車(包含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不含二手車)的個人消費者。
使用條件:消費者在參加活動的汽車銷售門店購車時,需使用62開頭銀聯卡在活動專用POS機上支付購車款,方可享受政府補貼優惠。
補貼標準
根據購車發票金額,補貼標準如下:
新能源車:
購車發票金額在5萬元(含)以上10萬元(不含)以下,補貼2000元/輛。
購車發票金額在10萬元(含)以上20萬元(不含)以下,補貼4000元/輛。
購車發票金額在20萬元(含)以上,補貼6000元/輛。
燃油車:
購車發票金額在5萬元(含)以上10萬元(不含)以下,補貼1000元/輛。
購車發票金額在10萬元(含)以上20萬元(不含)以下,補貼3000元/輛。
購車發票金額在20萬元(含)以上,補貼5000元/輛。
補貼條款與其他注意事項
本次補貼條款與市級其他汽車消費補貼條款(如市工信局組織開展的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補貼)及縣區發放的消費券(補貼)不重復享受。
與國家級或省級汽車置換更新或報廢更新消費補貼政策可疊加享受。
本次汽車消費券發放總額4400萬元,不再分配各補貼檔次數量,統一使用。4400萬資金池核銷完畢活動立即停止,資金先刷卡先得。
車企或用戶可通過云閃付APP首頁搜索“合肥汽車補貼”查看資金使用情況、剩余情況。
合肥市政府此次發放的汽車新購消費券活動旨在促進汽車消費,帶動產業發展。符合條件的個人消費者在指定車企購車時,可享受一定金額的政府補貼優惠。
一、新能源汽車全球發展現狀
市場規模迅速擴大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在全球范圍內持續擴張。據乘聯分會數據,2023年全球汽車銷量達到了8901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總計售出1429萬輛。而進入2024年,這一趨勢得到延續,僅1~8月,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就達到了939萬輛,市場份額提升至16.1%。
技術進步顯著
新能源汽車在電池技術、驅動系統、智能網聯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例如,固態電池技術被廣泛看好,有望解決鋰電池在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方面的不足;同時,快充技術的革新也進一步提升了用戶體驗。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各國政府紛紛出臺相關政策,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例如,中國政府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新能源汽車作為低碳產業的重要構成,受到政府青睞;歐洲則計劃到2035年全面禁止銷售燃油車,力求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
競爭格局初步形成
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特斯拉、比亞迪等頭部企業憑借技術創新和品牌影響力,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同時,越來越多的新興企業涌入這一市場,給傳統汽車制造商帶來了巨大壓力。
二、新能源汽車未來市場經濟發展前景趨勢
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持續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預計到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的數量將達到2億輛。
技術創新將推動產業升級
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繼續加大技術創新力度,推動產業升級。例如,在電池技術方面,固態電池等新型電池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將進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能力和安全性;在智能網聯方面,自動駕駛等技術的普及將進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水平。
基礎設施建設將不斷完善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的擴大,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將不斷完善。各國政府和企業將加大投入,推動充電設施的網絡化、智能化和便捷化,為新能源汽車用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充電服務。
國際合作將進一步加強
在全球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各國政府和企業將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例如,通過技術合作、市場開放、資本合作等方式,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繁榮和發展。
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的擴大和技術的不斷進步,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頭部企業將繼續加大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力度,提升市場份額;同時,新興企業也將不斷涌現,通過差異化競爭和創新模式來搶占市場份額。
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全球范圍內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未來市場經濟發展前景廣闊。然而,也需要注意到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和技術更新換代速度加快等挑戰,企業需不斷加強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以適應市場變化和滿足消費者需求。
欲獲悉更多關于新能源汽車行業重點數據及未來五年投資趨勢預測,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后市場深度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