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糧食產量保持穩定增長態勢。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全國夏糧和早稻雙豐收,大豆油料擴種成果鞏固。
糧油是對谷類、豆類等糧食和油料及其加工成品和半成品的統稱,是人類主要食物的統稱。所謂民以食為天,糧食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必需品,是關系國計民生的特殊商品。對于糧食作物和糧油認識已是眾所周知的事情。糧食作物的種子、果實以及塊根、塊莖及其加工產品統稱為糧食。糧食按是否經過加工分為原糧、成品糧。
盡管國內糧食產量穩定,但進口量也在持續增長。這主要是由于國內養殖業發展迅速,飼料原材料的供應滿足不了養殖業擴張所帶來的龐大飼料需求,使得玉米、高粱、大麥等主要飼料原材料進口量激增。同時,大豆作為重要的油料作物,其進口量也保持穩定增長。
國內糧食價格受需求疲軟等因素影響,除稻谷市場保持平穩外,玉米、小麥、大豆價格均不同程度回落。然而,隨著國家多項宏觀政策促進國內糧食市場穩定,以及春節等假日臨近帶來的肉類消費旺季,飼料用糧需求增長,預計主要糧食品種價格有望小幅回升。
國際市場糧油價格走勢也對國內糧油市場價格產生影響。例如,美國等主要經濟體調整貨幣政策、印度解除糧食出口限制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全球糧食價格走勢。但總體而言,全球糧食生產形勢總體較好,糧食供給的基本面較好。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糧油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消費者對糧油產品的品質、口感、營養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品質、特色化糧油產品的市場需求不斷增加,推動了糧油產業的轉型升級。隨著國內養殖業的發展,飼料用糧需求保持穩定增長。特別是生豬存欄量及出欄價的“量價齊升”,進一步拉動了飼料用糧需求。
糧油交易行業市場競爭激烈,主要參與者包括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它們共同構成了糧油交易市場的多元化競爭格局。國有企業憑借其強大的資金實力和資源優勢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而民營企業則憑借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靈活的經營策略展現出強大的活力。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糧油行業企業越來越注重品牌化和規模化發展。通過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加強品牌建設等方式來提升競爭力,以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隨著全球化的加速推進,糧油行業的國際化程度將不斷提高。企業需要積極參與國際糧食貿易合作,拓展海外市場,促進國內糧油產品向世界輸出。
大型糧油交易中心將進一步整合資源,打造涵蓋倉儲、物流、金融等多方面的綜合服務平臺。中小型企業也將通過專業化經營和特色化服務,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在糧油行業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提高交易透明度和安全性,優化供應鏈管理體系。智能化平臺的建設將加速推進,為糧油行業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交易和物流服務。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糧油安全保障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鼓勵糧油產業發展。預計未來政策環境將更加優化,為糧油行業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綜上所述,糧油行業市場未來發展趨勢呈現出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專業化平臺化經營、智能化數字化轉型以及綠色化可持續化發展等特點。同時,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競爭將更加激烈,國際化程度將不斷提高,政策環境也將更加優化。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糧油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