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智能制藥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智能制藥是指以醫藥大數據為基礎,通過運用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替代大量實驗,對藥物結構、功效等進行快速分析,以達到縮短試驗周期、節省成本、促進新藥發現、提升試驗成功率等目的。
智能制藥主要應用于靶點發現、化合物合成、化合物篩選、藥物晶型預測、患者招募、藥物重定向與臨床試驗設計優化等場景。通過AI技術的輔助,研究人員能夠更快速、更準確地找到潛在的藥物分子和靶點,從而加速新藥研發的進程。AI技術已在藥物發現、蛋白質結構預測、化合物虛擬篩選、ADMET預測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并可輔助臨床試驗設計患者招聘等。這些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新藥研發的效率,縮短了研發周期。同時,AI算法的不斷優化和深度學習技術的突破,也為智能制藥行業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
目前,AI在制藥領域的應用主要集中在發現、設計、臨床試驗和生產等環節。AI技術可以通過高通量篩選、分子對接、深度學習等方法快速篩選出具有潛在活性的化合物,增強研發效率。然而,盡管有多款AI研發的藥物進入了臨床階段,但尚無AI研發的藥物成功上市。例如,日本住友制藥和大冢制藥合作的ulotaront藥物在精神分裂癥臨床試驗中未能達到主要終點。
隨著人工智能浪潮的興起,AI也被用于提高藥物研發效率,新藥的設計、發現、研發過程得到縮短,成本也相應降低。“AI+藥物研發”的方式多種多樣,其核心是運用NLP算法對海量的數據庫掃描,識別新穎藥物、藥物基因和其他與治療有關的聯結,進而尋找潛在的藥物新分子。此外,AI還可以用于對藥物結構、疾病病理生理機制、現有藥物的功效、顯微鏡下的樣本觀察等等結果進行快速分析,大大提升新藥發現的效率。
2020年,AI制藥領域在資本市場獲得了很高的關注度,對于AI技術在藥物研發中的真正作用也引發了一系列討論。從供給端看,隨著基因檢測技術的進步,各種藥物研發數據的不斷積累以及計算機硬件設備與人工智能算法的改良使得AI技術在生物制藥領域的發展獲得了良好的條件。而在需求端,傳統生物制藥企業在進行新藥研發時長期存在的研發周期長、失敗率高、成本高等痛點也給AI制藥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增量。這些來自供需兩端的驅動力也正式助推了這場資本熱潮。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智能制藥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據統計,2022年全球AI制藥市場規模為10.4億美元,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29.94億美元,年平均復合增長率高達30%。這顯示了智能制藥行業的巨大市場潛力和增長動力。在中國市場,智能制藥行業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2023年第一季度,AI制藥累積投資額已達到60.2億美元的一部分。2024年上半年,AI制藥融資有22起,融資金額達到18.09億元。預計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拓展,中國智能制藥市場規模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智能制藥行業的競爭格局日益激烈。全球范圍內,已有700多家AI制藥企業,其中美國占據了超過一半的市場份額,其次是歐盟、英國和亞洲(不含中國、中東)。在中國市場,也涌現了近80家AI制藥初創企業,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沿海城市。這些企業在AI技術、藥物研發經驗、資金實力等方面存在差異,形成了多元化的競爭格局。
國內外眾多企業紛紛涉足AI制藥領域,包括傳統制藥企業、互聯網公司以及新興的AI制藥創業公司。例如,阿斯利康、強生等老牌制藥巨頭都在AI制藥領域推進多個創新合作項目。在中國市場,恒瑞醫藥、石藥集團等傳統藥企也積極與AI創新公司開展合作,通過戰略合作、股權投資等不同形式積極擁抱AI。
智能制造行業呈現出算力增長、高度自動化與智能化生產、數據驅動的決策與優化、個性化定制與柔性生產以及互聯與協同等趨勢。這些趨勢將推動制藥行業從傳統模式向智能化轉型,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滿足多樣化市場需求。
隨著全球研發需求的不斷增長,智能制藥市場前景廣闊。預計到2025年,全球制藥市場規模將達到100億美元以上。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AI有望實現從藥物發現到生產的全過程智能化,大幅增進制藥效率,減少研發成本。同時,智能制藥技術的發展將有助于提升我國醫藥產業的研發水平,推動轉型升級,提高藥物的可及性,減輕患者負擔。
綜上所述,智能制藥行業正經歷著快速發展和變革的階段,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競爭格局日益激烈,技術進展迅速且應用場景廣泛。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拓展以及政府政策的持續支持和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智能制藥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更多的機遇。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智能制藥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