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能源結構的不斷優化,電力交易市場需求持續擴大,市場規模逐年攀升。電力現貨市場是電力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將促進電力市場的競爭和效率提升。我國正在加快電力現貨市場的建設,預計將在未來幾年內實現省級現貨市場的全覆蓋。現貨市場的連續結算試運行將促使交易品種更加豐富,交易頻次顯著增加,為發電企業、售電公司和大用戶提供更加靈活多樣的交易選擇。
電力交易是指針對電力商品或服務進行的買賣活動,包括電能交易、輔助服務交易、輸電權交易等。電力交易市場的參與主體主要包括發電企業、售電企業和用電企業。發電企業是電力交易市場的供給方,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發電,并將電能輸送至交易市場。售電企業則與發電企業達成協議,通過電力交易平臺進行采購和銷售活動。電力用戶則通過售電企業購買電力,滿足其用電需求。
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中電聯)發布的數據,2024年1~3月,全國各電力交易中心累計組織完成市場交易電量14248.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7%,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為61.0%。其中,中長期電力直接交易電量合計為11254.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顯示出電力交易市場的活躍度和市場化程度的提升。中國電力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3年的581.7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28年的840.6億元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達到8.7%。
電力交易品種和范圍也在不斷擴大,除了傳統的電力直接交易外,還包括綠電交易、發電權交易等多種形式。交易范圍也從省內拓展到省間,甚至跨省跨區。一季度省間交易電量合計為2868.9億千瓦時,其中省間電力直接交易243.3億千瓦時,省間外送交易2610.6億千瓦時,發電權交易15.1億千瓦時,這體現了電力資源在更大范圍內的優化配置。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電力交易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綠色電力交易正快速發展。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4年8月,全國核發綠證9.52億個,交易綠證2357萬個。截至8月底,全國累計核發綠證突破18億個,交易綠證3.14億個。綠電、綠證市場進一步活躍,綠電需求快速增長。內蒙古電網作為全國第三個綠電交易試點,其綠電交易實現了新的跨越。截至2024年9月底,內蒙古電力集團經營區域內共有1788家市場主體參與綠電交易,630家新能源發電企業生產的綠電源源不斷送往1158家用電企業。1~9月,內蒙古電力多邊交易市場累計綠電交易結算電量達到540億千瓦時,對應綠色證書5400萬張,交易規模居全國首位。
中國電力行業市場競爭激烈,市場集中度較低。發電企業數量眾多,但規模差異顯著。大型央企如大唐發電、華電國際、華能國際等憑借龐大的裝機容量和市場份額,在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這些企業在技術創新、成本控制、市場開拓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地方性的發電企業也積極參與市場競爭,通過差異化競爭和區域合作爭取市場份額。隨著電力市場的不斷開放和競爭的加劇,發電企業、電網企業、售電公司以及電力用戶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市場競爭。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電力中長期交易基本規則—綠色電力交易專章》,以推動各地綠電交易在交易組織、價格機制、信息披露等方面規范統一。我國提出到2025年,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初步建成的目標。這將進一步推動電力交易市場的統一和開放,促進電力資源的優化配置。
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清潔能源的發展將成為未來電力行業的重要趨勢。太陽能發電、風電等非化石能源將繼續快速發展,其在電力結構中的比重將進一步提升。因此,電力交易市場中清潔能源交易的占比也將逐漸提高。數字化轉型將成為未來電力交易市場的重要趨勢。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力交易市場將實現更加智能化、自動化的交易和管理。這將提高電力交易的效率和準確性,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用戶體驗。
綜上所述,電力交易行業市場現狀呈現出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交易品種與范圍不斷擴展、綠色電力交易快速發展、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加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與主體多元化以及政策推動與市場趨勢向好等特點。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電力交易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