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數字化、網絡化的普及和公民素質的提高,公眾對政務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他們更傾向于使用智能化、個性化的政務服務來滿足自己的需求。這種消費需求的升級和變化為電子政務行業提供了更多的市場機會和發展空間。
電子政務是指國家機關在政務活動中,全面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網絡技術以及辦公自動化技術等進行辦公、管理和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廣義電子政務的范疇,應包括所有國家機構在內; 而狹義的電子政務主要包括直接承擔管理國家公共事務、社會事務的各級行政機關。
在現代計算機、網絡通信等技術支撐下,政府機構日常辦公、信息收集與發布、公共管理等事務在數字化、網絡化的環境下進行的國家行政管理形式。它包含多方面的內容,如政府辦公自動化、政府部門間的信息共建共享、政府實時信息發布、各級政府間的遠程視頻會議、公民網上查詢政府信息、電子化民意調查和社會經濟統計等。
電子政務進入數字化、智能化階段。我國政府IT應用產業規模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從產業機構來看,硬件占比將逐年下降,IT服務和軟件占比逐年上升。內外發力,驅動政務治理與互聯網產業深度融合。電子政務進入資源集中化階段。政策催化,政務信息化建設迎高峰期。國家戰略引領,地方“數字政府”建設規劃陸續出臺。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成果顯著,“數字中國”迎來新的歷史性起航;第二屆峰會規模更大、立意更高,電子政務有望迎來政策催化。
在國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我國政務服務線上化速度明顯加快,網民線上辦事使用率顯著提升,政務服務向智能化、精細化發展并向縣域下沉。首先,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與政務服務不斷整合,服務不斷走向智能化、精準化和科學化,重構政務服務體驗;其次,服務內容不斷細化,支付寶、微信開通政務服務入口逐步完善,從車主服務、政務辦事到醫療、交通出行、充值繳費等方面全方位覆蓋用戶生活;再次,縣域政務辦事移動化速度加快,包括天氣、工商、司法、公安等領域在內的縣級微博、公眾號、頭條號等發展迅速。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電子政務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
近年來,我國電子政務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23年中國電子政務市場規模已達4579億元,較上一年度有顯著增長。這一增長趨勢主要得益于政府對信息化和網絡安全投入的不斷增加,以及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電子政務領域的廣泛應用。預計未來幾年,隨著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的加速推進,中國電子政務行業的市場規模將以一定的增速持續增長,到2028年可能超過2000億元,到2029年可能超過2400億元。
電子政務行業的競爭格局相對穩定,但市場集中度相對較低。行業內的主要參與者包括傳統的IT企業、互聯網企業以及專注于政務服務的創新型企業。這些企業憑借各自的技術優勢和市場經驗在電子政務領域展開激烈競爭。根據IDC發布的報告,浪潮、中國軟件、航天信息等企業在數字政府IT解決方案市場中占據領先地位,但整體市場集中度仍有待提升。此外,由于電子政務行業主要以提供定制化服務為核心,需要與客戶及時溝通交流,根據現場情況對方案進行調整改進優化,因此省內企業由于距離較近,業務支持人員到場響應速度較快,具備一定的服務優勢,導致電子政務行業企業業務集中于某省或某省周邊的情況較為常見。
電子政務行業正逐步實現政務服務的高效化、智能化和個性化。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推動了電子政務的創新和升級。政務云已成為電子政務行業重要的細分領域之一,為政府提供基礎設施、支撐軟件、應用系統、信息資源等綜合服務平臺。同時,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也提高了政府決策的科學性和精準性。例如,利用人工智能進行政策分析和預測,實現更精準的決策支持;通過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提高政府數據資源的共享和利用效率。
國家高度重視電子政務和數字政府建設,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來推動該行業的發展。例如,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的指導意見》及《全國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建設指南》等文件,為電子政務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指導。這些政策的出臺不僅明確了電子政務的發展方向和目標,還提出了具體的實施路徑和保障措施,為電子政務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綜上所述,電子政務行業市場現狀呈現出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競爭格局相對穩定但市場集中度較低、技術應用不斷創新升級、市場需求不斷增加以及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的特點。未來,隨著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的加速推進以及政策支持的持續加強,電子政務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電子政務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