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全網短視頻賬號總數達15.5億個,職業主播數量達1508萬人。從最新的職業定義來看,網絡主播不僅僅局限于職業主播這一項工作。人社部官網公布的新增職業附件中,對于網絡主播的定義為:基于互聯網,以直播、實時交流互動、上傳音視頻節目等形式發聲、出鏡,提供網絡表演、視聽信息服務的人員。
虛擬主播是指使用虛擬形象在視頻網站上進行投稿活動的主播,以“虛擬YouTuber”最為人所知。虛擬主播以原創的虛擬人格設定、形象在視頻網站、社交平臺上進行活動。
虛擬主播技術結合了人工智能、計算機圖形學、語音識別等前沿技術,實現了高度智能化和個性化。從早期的文字合成到如今的語音識別、面部表情捕捉,技術的不斷進步為虛擬主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虛擬主播在新聞傳播、教育輔導、娛樂互動等多個領域都有廣泛應用。例如,在新聞傳播領域,虛擬主播可以實現24小時不間斷的新聞報道;在教育輔導領域,虛擬主播可依據學生的需求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服務。從傳統媒體到直播電商,虛擬主播的商業應用情景不斷拓寬,虛擬人已經成為品牌營銷生態布局中不可忽視的一環,特別體現在直播帶貨領域,有望成為虛擬主播行業最具期待的商用方向之一。
2023年我國網絡表演(直播)行業市場營收規模達2095億元,較2022年增長5.15%。截至2023年底,經營性互聯網文化單位持證市場主體突破15000家,2023年新增近5000家。
虛擬主播作為技術創新的集大成者,在人工智能(AI)技術的不斷迭代與進化中,逐步跨越了虛擬主持人、傳統虛擬主播,直至AI合成主播三個關鍵發展階段。其產業的蓬勃發展,主要受到技術革新、用戶需求、企業參與、政策導向以及資本投入這五大核心因素的共同驅動,其中,技術因素無疑扮演著最為關鍵且引領性的角色。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迭代和更新,虛擬數字人在商業和技術領域的戰略地位日益上升。據統計,截至2023年底,全國共19個省級單位、30多個市級單位結合各地自身優勢出臺元宇宙產業發展計劃等近百項政策措施,對比2022年新增4個省級單位、13個市級單位。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全球與中國虛擬主播行業市場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
直播與短視頻行業已成為用戶穩定的內容與消費渠道,并將長期處于穩定發展態勢中。其中,抖音、快手、微信視頻號三個綜合性內容平臺,基于其用戶基數優勢,主播/創作者數量與業務量領跑,處于行業頭部位置;嗶哩嗶哩、YY、陌陌、虎牙等平臺,內容與面向用戶各有側重,業務發展呈向好態勢,經營活力凸顯。
多家電商產業鏈/電商服務商公司已開始積極布局虛擬數字人的電商直播業務。此外,還包括硅谷智能和小冰等小型初創公司,以及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和京東等科技公司,均允許品牌在其平臺上生成自己的人工智能主播。
AI虛擬數字人主播可以實現全年無休、長時間不間斷的直播,大幅降低了直播成本,簡化了運營流程。商家和品牌方不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直播間或者聘請專業的主播,也不需要雇傭大量運營人員來維護整個直播過程。
隨著二次元產業的快速發展,虛擬偶像的直播業務作為二次元周邊延伸產業也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頭部二次元虛擬偶像主播在流量價值和商業化上擁有更多潛力。據《虛擬數字人深度產業報告》預計,到2030年我國虛擬數字人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2700億元。“服務型虛擬人”總規模也將超過950億元。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全球與中國虛擬主播行業市場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