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共享單車破解了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難題,對于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和構建綠色出行體系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直接帶動了共享經濟這一新模式、新業態的蓬勃發展。
據中國道路運輸協會的統計數據,互聯網租賃(電動)自行車服務全國超過 6 億用戶。截至 2023 年 12 月底,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在全國超 410 個城市投放運營,總投放車輛數超過 1200 萬輛;互聯網租賃(電動)自行車在全國超過 700 個城市投放運營,總投放車輛數超過 800 萬輛。
共享單車是指企業在校園、地鐵站點、公交站點、居民區、商業區、公共服務區等區域提供自行車單車共享服務的一種新型共享經濟模式。它采用分時租賃的方式,用戶可以通過手機APP等渠道找到附近的共享單車,掃碼解鎖后即可使用,完成騎行后將車輛停放在規定區域并上鎖即可結束租賃。
作為共享經濟時代的新興事物和典型代表,共享單車一度經歷了瘋狂擴張、野蠻生長的過程。隨著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監管措施持續完善、消費行為日漸成熟,我國共享單車行業步入了理性規范有序發展的新階段。
進入暑期,“夜騎”火了起來。美團單車數據顯示,7月以來,全國夜間訂單量最高的城市由北京、上海、成都、深圳、武漢等地領銜。以北京為例,18-22時的用戶夜騎總時長較去年同期增長約15%。
美團單車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市民游客的使用習慣來看,晚六點左右,主要是下班通勤需求,車輛從商務區、辦公區向生活區、休閑區自然流轉;晚八點進入“夜騎”的黃金時段,休閑放松疊加夜間消費需求,各地的濱水綠道、地標景點等經典路線車流不息,大型商場、美食街等點位車輛周轉頻繁;晚十點以后,仍有不少城市探索、鍛煉身體的愛好者,長途線路訂單增加明顯。
當前,全國范圍內涌現出近七八百個各具特色的共享電單車區域品牌,這些品牌主要活躍于城市郊區、縣域市場及鄉鎮地區。作為地方性的參與者,它們大多處于發展的初步階段,面臨著經營能力相對不足的挑戰。這些品牌雖在地域性市場上展現出一定的活力,但在整體運營、市場拓展及技術創新等方面仍有待加強和完善。
共享單車具有明顯的網絡經濟性、規模經濟性特征,隨著網絡布局的構建形成,大量實力較小的共享單車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最終形成少數幾家分割市場的格局。目前共享電單車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趨于明顯,以哈啰、美團、青桔為代表的頭部品牌依賴于更大的資金規模及數據驅動的精益化運營,投放車輛規模大于100萬輛,市場份額占比達到60%。
一些中部品牌投放車輛規模大于10萬輛,市場份額占比20%;另外還有一些區域品牌投放車輛規模低于10萬輛,市場占比20%。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共享單車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顯示:
隨著共享單車的普及,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如亂停亂放、車輛損壞、安全隱患等。未來,規范化管理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政府將加強對共享單車企業的監管和管理,推動行業規范化發展。同時,共享單車企業也將加強自律和規范管理,提高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
未來一個時期,我國共享單車仍具有較大的深化發展空間,使用人群、時長、頻次、場景等方面將持續增加。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共享單車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