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醫藥商業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近年來,醫藥商業行業受到多項政策的影響,包括帶量采購、兩票制、醫保談判等。這些政策在推動行業轉型升級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隨著全球人口增長、老齡化趨勢加劇以及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對醫藥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持續增長。特別是在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醫藥商業行業的增長潛力巨大。
醫藥電商又叫醫藥電子商務,是指以醫療機構、醫藥公司、銀行、醫藥生產商、醫藥信息服務提供商、第三方機構等以贏利為目的的市場經濟主體,憑借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主要是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進行醫藥產品交換及提供相關服務的行為。
醫藥商業行業涵蓋了醫藥產品的批發、零售、物流配送以及相關的增值服務,是連接醫藥制造企業和終端消費者(如醫院、藥店、診所和患者等)的橋梁。行業內企業眾多,包括阿斯利康、國藥等大型企業,以及眾多中小型企業。隨著市場競爭加劇,醫藥商業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大型商業企業憑借網絡、品種、資金等優勢,承接中小企業市場份額,推動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按照主體特征,醫藥電商可以分為“電商+醫藥”、“醫藥+電商”兩大類,“醫藥+電商”即原本的醫藥工業企業和醫藥流通企業從線下向線上渠道拓展,“電商+醫藥”則是以互聯網電商作為立足點切入醫藥領域。醫藥電商行業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已步入高速發展期,形成較為穩定的商業模式,市場格局逐漸清晰,醫藥電商深耕垂直細分市場,加速線上線下融合,進行差異化競爭。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8年中國醫藥電商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預測報告》顯示:
與實體藥店相比,線上藥店出售的主要是非處方藥和保健品為主,近幾年來國內非處方藥品數量持續擴容也會醫藥行業市場增長提供動力。我國非處方藥品種數量來看,2020年我國累計有40個處方藥轉為非處方藥;2021年有29個藥品轉換為非處方藥(11個為雙跨);從2021年至今,已經有35個處方藥轉為非處方藥。雖然增速同比有所放緩,但整體仍保持增長態勢。醫藥電商行業作為醫藥商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市場規模也在快速增長。例如,2022年中國醫藥電商行業市場規模增至2520億元,同比增速達36.14%。
根據相關數據,按終端平均零售價計算,2022年中國實體藥店和網上藥店(含藥品和非藥品)銷售規模達8725億元,同比增長9.7%。其中,實體藥店占比為70.1%,網上藥店突破2600億元。從實體藥店各品類結構來看,2022年藥品銷售額占比為76.7%,較2021年下滑0.4個百分點。
圖表:2020-2022年中國實體藥店和網上藥店(含藥品和非藥品)銷售情況(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除此之外,近些年來,為了促進醫藥電商行業發展,我國陸續發布了許多政策,如2019年的《藥品管理法》中網售處方藥部分解禁;2020年《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完善了我國“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2021年的《關于服務“六穩”“六保”進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關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優化醫保領域便民服務的意見》,使得我國電子處方流轉、網售處方藥解禁等促進醫藥電商渠道進一步打開的同時,也加速了我國醫藥電商行業的發展。
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和需求的增長,醫藥商業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企業需要在產品、服務、渠道等方面不斷創新和提升,以應對市場的挑戰。受醫保談判、帶量采購等政策影響,醫藥產品價格不斷下降,給企業的成本控制帶來了壓力。企業需要加強內部管理和成本控制,提高盈利能力。隨著監管政策的不斷完善和變化,醫藥商業企業需要密切關注政策動態,及時調整經營策略,以符合監管要求并抓住市場機遇。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線上線下融合已成為醫藥商業行業的重要趨勢。企業需要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提升客戶體驗和服務質量。數字化轉型是醫藥商業行業未來的重要方向。企業需要加強數字化建設,提升數據分析和應用能力,以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和客戶需求。
隨著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和個性化趨勢的加強,醫藥商業企業需要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通過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提供定制化的產品和服務將成為未來的重要趨勢。綜上所述,醫藥商業行業市場現狀呈現出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市場結構逐步優化、市場需求持續增長等特點。同時,企業也面臨著市場競爭加劇、成本控制壓力、監管政策變化等挑戰。未來,隨著數字化轉型的加速和個性化服務的普及,醫藥商業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8年中國醫藥電商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