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作為數字中國建設重要載體的新型智慧城市,正在成為各地加速數字化轉型,引領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未來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一方面應逐步打破部門藩籬,另一方面應利用AI、云計算等新技術解決公共服務碎片化問題,讓市民告別手機內各種服務類App過度泛濫與難用的過去。
展望“十四五”時期的公共服務財政投入前景,需要以搞清現狀為基礎。不過,目前尚缺少有關這一問題的梳理,主要障礙是公共服務領域的政策話語與財政支出科目難以對應起來。我國功能分類的財政支出科目,是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財政收支統計手冊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國情推出的。需要注意,功能分類的財政支出科目,是以領域為劃分基礎的,無法區分基本公共服務和普惠發展的非基本公共服務。
當前,我國正在推進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與均等化,相關內容是公共服務領域需要財政投入的基本內容。從圖表可見,以七個“有所”為核心的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體系,與功能分類財政支出科目之間的對應關系比較復雜。由于七個“有所”是對現有社會福利體系建設形象化的總結提煉,側重從人的全生命周期角度提煉基本需要,財政支出科目則是側重事務本身,并不強調人的全生命周期。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公共服務產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顯示:
在地方政府中,社會福利性支出的責任主要由市縣政府承擔,省級政府的直接支出和向下轉移支付均較低。以江蘇省為例,根據《江蘇省2020年決算草案》數據整理可知,其一般公共預算中2020年教育支出2406.5億元,省本級支出為312.4億元,占比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779.3億元,省本級支出為193億元,占比10.8%;衛生健康支出1007.5億元,省本級支出為50.2億元,占比為5%。省級以轉移支付方式在三類社會福利性支出中支持市縣資金數量約278.5億元。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決算中,江蘇省2020年全省社會保險基金支出為5714.7億元,省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僅涉及省屬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和少量工傷保險,2020年支出額為313.3億元,占比僅為5.5%。
簡要總結,分析中國公共服務領域財政投入現狀,需要考慮到政策話語與財政術語之間的差異。經對比調整后,近些年中國全口徑社會福利財政支出占GDP比重在13%左右,主要支出項目是養老保障、教育、醫療衛生等。社會福利支出的資金來源包括一般公共預算和社會保險基金,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占總盤子的63%。從一般公共預算的中央地方支出責任劃分來看,中央直接支出相對較低,但也向地方提供了較大規模的轉移支付,中央總計出資占比28%。在地方政府中,社會福利性支出的責任主要由市縣政府承擔,省級政府的直接支出和總投入均較低。
當前,我國涵蓋基本公共服務和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的財政投入占GDP的比重已經達到13%的水平。這一水平雖較發達國家大約20%的占比還有不小差距,但與我國的發展階段較為適應。展望“十四五”時期,如《規劃》所指出的,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逐步深化以及國力的增強,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更加向往,中國的財政支出結構也將向發達國家狀態逐步收斂,公共服務領域的財政支出比重必將不斷升高。在這一進程中,增加公共服務領域財政投入要注重“統籌需要和可能”,抓住當前突出問題,將增加投入與完善體制機制相結合。如《規劃》所指出的,應當堅持“界定科學、權責清晰”“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政府主導、分類施策”等基本原則,注重提高公共服務領域的財政投入績效。
2024-2028年中國的公共服務產業在經歷了40多年的改革開放和發展建設后,取得了顯著成效。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成果包括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施、公共教育體系日趨完備、國民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9年、實施積極就業政策、建立面向全體勞動者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社會保險制度逐步擴展、保障水平提高、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和社會福利體系基本形成、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入推進、免費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全面實施、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逐步健全、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建設等。
此外,2023年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發布了《地市級綜合性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工作指引》,引導支持地市級綜合性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建設,擴大知識產權公共服務覆蓋面。同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了《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23年版)》,這是自2021年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發布實施以來的首次調整。此次標準的出臺,對于政府而言,是對群眾做出新的民生保障承諾,需要做的民生實事、“關鍵小事”更多,各種資源投入也更多;對于群眾而言,意味著能享受到的福利水平更高,得到的實惠更多,得到的權益保障更全面。
如果企業想抓住機遇,并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發揮最佳作用,那么我們推薦您閱讀我們的報告《2023-2028年中國公共服務產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