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提升和消費結構升級,消費需求正從“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營養健康”轉型,消費者對健康營養更加關注,雜糧日益受到消費者追捧。2022年中國有機農地面積位列全球第四位,已成為世界第三大有機市場,無論從生產、對外貿易還是國內消費上,中國都已成為一個有機農業大國。
有機雜糧是指在有機農業生產體系中,采取有機的方式生產和加工的糧食,在這一系列過程中不使用農藥、化肥、生產調節劑、色素或基因工程技術的糧食,對人類非常有益。
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關注度提高,有機雜糧在食品消費領域的市場需求不斷增長。同時,其獨特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也使得有機雜糧在保健品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有機雜糧行業上下游市場分析
上游產業鏈:有機雜糧行業的上游主要包括種子資源、化肥、農具、農技服務等原料行業。這些原料和技術的提供,為有機雜糧的種植和生產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其中,種子資源的品質和化肥、農具的適用性對有機雜糧的產量和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中游生產:中游生產環節主要是有機雜糧的種植、加工和儲存。在這一環節中,種植技術、土壤環境、氣候條件等因素對有機雜糧的生長和品質有著決定性影響。加工環節則包括清洗、破碎、磨粉等工序,確保有機雜糧產品的多樣性和高品質。
下游應用:有機雜糧的下游應用廣泛,包括食品消費、保健品和食品工業原料等多個領域。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國內有機雜糧行業發展趨勢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顯示:
2022年全球有機產品人均消費最高的國家仍為瑞士,平均每人每年花費437歐元購買有機產品。其次為丹麥、奧地利和盧森堡,有機產品人均消費分別為365歐元、274歐元和259歐元。截至2022年,中國有機產品的人均消費為9歐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共有15958家中國企業獲得了中國標準的有機產品認證證書25603張,比2021年增加了8.4%,其中境內15676家企業獲得了25051張證書,境外282家企業獲得了582張。
有機雜糧市場的參與者包括農業生產者、食品加工企業、分銷渠道和消費者等。農業生產者是有機雜糧市場的基礎,他們通過無化學農藥和化肥種植有機雜糧,確保產品質量和產量。食品加工企業將有機雜糧加工成各種常見的食品,如面粉、糕點、谷物等,為消費者提供方便的健康食品選擇。分銷渠道包括零售商、超市、電商平臺等,他們負責將有機雜糧產品推向市場,并提供便捷的購買渠道。
作為重要的雜糧主產國,我國雜糧種類繁多、種植歷史悠久,多個品種產量均居世界前列。前不久印發的《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方案(2024—2030年)》明確,按照“鞏固提升口糧、主攻玉米大豆、兼顧薯類雜糧”的思路,因地制宜發展馬鈴薯、雜糧雜豆等品種,根據市場需求優產穩供。
與主糧相比,雜糧對耕地和水等自然條件要求不高,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西北、青藏、西南五個區域,可以在田埂、溝邊、沙地、山坡、旱地等瘠薄土地上種植,這些地方種植主糧作物產量低,種植雜糧可以獲得相對較好的收益。我國通過財政撥款、保險保費補貼等方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山西、河北等省份建設以雜糧為主導產業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小小雜糧已成為許多地方的特色名片。
從市場趨勢看,目前我國主食消費仍以精細加工產品為主,特色雜糧及全谷物消費不足。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和營養價值的關注度不斷提高,以及政府對有機農業發展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有機雜糧行業市場前景廣闊,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國內有機雜糧行業發展趨勢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