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盛夏,果品集中涌市,正是一年中嘗鮮的好時節。一茬一茬果子吃下來,細心的消費者會發現一些變化:山東產的大櫻桃,脆甜爆汁很是飽滿;云南產的藍莓,個頭和新鮮度都不錯;陜西產的獼猴桃,到家也能即食了……這些過去是進口“唱主角”的精品果類,如今有了越來越多國產選擇。
實際上,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水果生產和消費國。當國產水果逐步走向品質化路線,也意味著消費者能獲得更多優質優價的水果,嘗鮮時間也更長了。這是如何實現的?水果產業發展之路未來在哪兒?本報記者帶您體驗水果從田間到餐桌的旅途。
中國水果產業品類多、總量大,水果已經成為中國繼糧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農業種植產業,果園總面積和水果總產量常年穩居世界首位。近年來,中國水果生產快速發展,呈現面積穩中有增、產量穩步提高、區域優勢品種愈加突出、增收作用日益提升的良好局面,已成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消費產生結構性變化,高端優質的水果供應不足,而低端的、一般的水果產能過剩,積壓滯銷的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供需結構失衡,水果整體價格相對較高、附加值低,缺乏產業鏈整合等因素制約中國水果產業的健康發展。
近年來,中國水果常年豐產,水果消費市場呈現供給寬松的態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水果產量為31296.24萬噸,同比增長4.42%;與2012年相比,增長了9204.74萬噸,增幅約為41.67%,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54%,有效保障了對水果消費市場的供給。
2021年,中國水果總產量為29970.2萬噸,其中,園林水果產量為21680.8萬噸、所占比重約為72.34%,瓜果產量為8289.4萬噸、所占比重約為27.66%。
在園林水果中,產量排名前三的依次是柑橘、蘋果、梨三類傳統大宗果品,柑橘和蘋果的產量明顯高于其他園林果品。
在瓜果類產品中,西瓜產量獨占鰲頭,遙遙領先于其他果品,約占全國瓜果產量的比74.35%。整體而言,中國水果供給總量充足,但供給結構性矛盾突出。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水果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近年來,中國水果生產常年集中在廣西、山東、河南、陜西、廣東等地區,2022年,中國水果產量排名前五的省域依次為廣西、山東、河南、陜西、廣東,其在全國水果產量中所占比重分別為10.79%、9.81%、8.06%、7.1%、6.43%,其中,廣西、山東、陜西、廣東園林水果產量較高,河南、山東瓜果產量在全國居于前列。
熱帶水果產業中,像荔枝、龍眼等原產自我國的水果,95%以上都是本土培育的品種。其他大多數的熱帶水果,如芒果、火龍果等,產業發展初期品種都來自國外。種質資源方面,目前我國熱帶水果種質資源收集了8000多份,其中荔枝1400多份,香蕉2000多份,火龍果900多份,龍眼、菠蘿各400份。
盡管我國收集了大量熱帶水果種質資源,但因原產在國外,一些關鍵種質還有待引進,育種起步晚,突破性品種很少。很多引進的水果品種多為國外多年育種的產品,形狀好,生產性能優,容易商業化種植。
隨著我國人均消費支出的增加、飲食消費升級和居民健康意識的提升,使得消費者對水果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時,得益于供應鏈的發展和冷鏈倉儲物流技術的升級、互聯網及電子商務高速發展,水果的配送時效提升,水果損耗率降低,消費者可以及時享受到新鮮高品質水果。此外,伴隨水果零售商業模式趨于多樣化,給消費者提供了更便利的購物體驗和更多的選擇,推動了我國水果零售行業的發展。據資料顯示,2021年我國水果零售行業市場規模為12290億元,同比增長10.5%。預計到2023年行業規模將增長至14320億元。
目前,我國水果零售的渠道主要包括農貿市場、現代零售(包括商超、生鮮超市、便利店)、電商渠道、水果專營零售(包括水果專營連鎖零售及夫妻店)。對比現代零售,水果專營零售深耕水果品類,在水果的選品上更為專業,通常對果品的品質、規格有一定的標準要求。而在水果專營零售中,對比傳統的夫妻店,水果專營連鎖零售通常有統一的管理體系,在采購、產品分類分級、倉儲物流及銷售環節具有一定的標準化。
面對水果產品的進出口貿易不平衡問題以及國內水果產業的供需結構失衡等問題,水果行業應積極尋求轉變,優化供應鏈體系,提高水果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中國水果行業在生產規模、市場需求、市場競爭和行業發展趨勢等方面均呈現出積極的發展態勢。然而,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和問題,如市場競爭加劇、消費者需求多樣化等。因此,水果行業需要不斷創新和發展,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想要了解更多水果產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水果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