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加速向軌道交通領域滲透以及《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智慧城軌發展綱要》等政策的引導,智能化前沿技術在軌道交通領域的研究和應用力度正逐步提升,數字化轉型也成為行業關注的熱點方向。截至2023年12月31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5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06條,運營里程10165.7公里,車站5897座。
2023年全年,新增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16條,新增運營里程581.7公里,新增紅河和咸陽2個城市首次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實際開行列車3759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94.4億人次,進站量176.6億人次,客運周轉量2418億人次公里。2023年全年客運量較2022年增加100.4億人次,增長51.7%。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交通壓力的增大,地鐵作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智能化發展已成為必然趨勢。智慧地鐵是我國相關技術人員在制造過程中采用新型的智能材料與信息化設計管理方案,使地鐵在運營的整個壽命中展示其智能性。
智慧地鐵的主要特征
1、自組織運行,自感知判斷:智慧地鐵通過遍布各處的傳感設備和智能終端,實時自主感知系統中各要素的狀態,并借助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對海量的數據和信息進行實時、集中、準確的分析與判斷,做出科學決策后智能下發,各地鐵系統根據下發的決策命令自動調整運行狀態。
2、智能化管理:智慧地鐵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對地鐵設備的遠程監控和管理,及時發現故障并進行維修,確保地鐵的安全運營。同時,通過智能導航系統為乘客提供最佳的乘車路線和換乘方案,通過智能售票系統提供便捷的購票服務,以及通過智能客服系統解答乘客的問題,提供個性化的乘客服務。
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數字交通,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融合,開展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中國智慧交通技術支出規模不斷增長。
國務院印發的《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要求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支持重點城市群率先建成城際鐵路網,推進重點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并與干線鐵路融合發展。此外,《交通領域科技創新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2021―2035年)》明確了城軌的智能化發展方向,要求圍繞攻克軌道交通主動安全保障技術,開展城市軌道交通安全協同、網絡化運營組織與應急處置、設備狀態監測與智能預警、智慧運維、保護區智能管控等關鍵技術開展研發。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智慧地鐵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咨詢報告》顯示:
目前,智慧地鐵行業市場已經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果。在技術創新方面,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的應用,使得地鐵系統實現了自動化運營、智能調度和智慧安全管理,提升了運輸效率和安全性。同時,智能化建設還提供了更加個性化、便利化的服務,如移動支付、電子票務和智能導航等,滿足了乘客多樣化的出行需求。
隨著智慧地鐵建設的轉型升級,我國對智慧地鐵的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2020-2022年,我國智慧地鐵市場規模保持不斷增長的狀態,2021年,智慧地鐵的市場規模達到356億元;2022年我國智慧地鐵的市場規模達到398億元。未來,智慧地鐵行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發展潛力。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智慧地鐵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咨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