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經濟概念的產生為音樂、影視等娛樂行業指明了客戶所在,區分客戶和用戶,并差異化地對這兩個群體服務正在被業內人士普遍關注,行業期待粉絲經濟的提出可以改變近年來收入低迷、新人和新作品匱乏的現實。
中國紅人經濟商業模式及趨勢研究報告”。首次對中國紅人經濟全產業鏈進行系統研究。報告顯示,當前中國粉絲經濟產業正處于快速增長通道,2019年粉絲經濟關聯產業市場規模超過3.5萬億元,同比增長24.3%,預計2023年將超過6萬億。
粉絲經濟主要在經濟和精神兩個層面上獲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粉絲便是粉絲經濟的核心,品牌或者企業通過建設粉絲精神層面價值,從而增加消費者認同和消費者粘性,最終提升經濟收益。
粉絲經濟從2000年開始,伴隨著中國網紅發展歷程逐漸形成體系,目前粉絲經濟的特征主要在三點,一是變現渠道多樣化,二是粉絲經濟大眾化,三是粉絲經濟“內卷”嚴重。
作為粉絲經濟的核心構成,紅人經濟中的紅人群體作為被“粉”對象,是帶貨、打賞、付費、廣告等商業模式展開的基礎,并已形成廣告主、紅人經濟新型基礎設施服務商、內容分發與變現平臺等等商業化圖譜。
而越來越多的玩家參與到紅人經濟產業當中,也對于整個紅人經濟產業上下游協同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作為為上下游各方提供基礎設施服務的紅人經濟新型基礎設施服務商,也成為了整個紅人經濟產業的重要鏈接樞紐。
紅人經濟商業模式,首先由廣告主根據自身品牌特征找到目標紅人輸出廣告需求,紅人團隊制作內容并向不同平臺進行分發,依托紅人IP,通過平臺向消費者傳播內容,引發消費者價值認同,從而激活購買行為,實現商業變現。運營鏈覆蓋紅人、廣告主、平臺和粉絲消費者四個方面。
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玩家參與其中,行業痛點也逐漸顯現出來:資源越來越向頭部紅人集中,大部分內容創造者很難獲得應有的收入,新的紅人難以出頭;中小企業營銷成本顯著上升,錢花了,品牌價值傳遞精準度、轉化效果差強人意等。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粉絲經濟行業運營模式分析及投資盈利預測研究報告》分析:
在賦能產業鏈的同時,IMS天下秀也迎來業績的高速增長,2019年度,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9.8億元,同比增長高達63.5%;利潤3.1億元,同比增長62.8%。
隨著5G技術的發展,以及粉絲關系的進一步升級和延展,無論是內容傳播形式,還是消費邏輯,都會迎來新的改變。鞏固核心優勢、提前布局,才能在未來的粉絲經濟服務中,持續把持先機。
中國的泛娛樂市場于過往數年快速增長,主要受中國城鎮居民文化娛樂內容人均支出增長的推動;在線娛樂成為疫情下消費者首選的娛樂方式,博主和網紅受到前所未有的高關注度,粉絲經濟不再僅局限于影視、音樂明星。
粉絲經濟的生態較為豐富;粉絲經濟生態以粉絲為核心,可以劃分成4個維度,分別是明星、IP、網紅和品牌;“粉”的內容也不再局限于實體明星、實質作品或者內容,而更多的是虛擬網紅、偶像和IP。
目前,各類新媒體應用不斷在產品、內容、渠道等環節發力深耕,致力于為用戶提供更為精準、良好的體驗。依托創新驅動,新媒體環境下的粉絲經濟將呈現出更蓬勃活力,成為數字經濟領域新的增長極。
隨著數字中國等戰略加快推進,萬物互聯的智能媒體時代即將到來,新媒體的智能化程度將顯著提高,在此形勢下,粉絲經濟將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借力新媒體,將粉絲社群同相關商業、明星偶像等資源有機結合,最終形成具有一定組織性和規范性的商業社區,是粉絲經濟的發展方向,且目前已經初現端倪。
想要了解更多粉絲經濟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粉絲經濟行業運營模式分析及投資盈利預測研究報告》。